雲上生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鹽鐵,三國:吾乃西涼統帥,雲上生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日早朝,董璜在朝堂上彙報了此次平定益州的事宜,朝臣們在一通吹捧後,又開始商議如何封賞了。 這時衛將軍董旻提議,“大將軍立非常之功,當受非常之賞,請加三殊禮!” 聽到這句話,劉協默然的點了點頭,三殊禮?雖然意味有一些不好,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劉協很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隨後,詔書下達,董璜正式獲得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特權,和曾經的董卓一樣,權利、地位和待遇都已經達到了頂峰,再往上,就不是人臣的待遇了。 可董璜今年才二十四歲啊! 朝中已無掣肘制衡之人,本人也已經封無可封,再加上年富力強,想想都讓朝堂大臣們絕望。 封賞過後,因為孝期即將結束,董嶷馬上就要大婚了,作為如今的董氏家主,董璜是不能缺席的,反正也沒多久了,董璜就乾脆先留在了長安。 但人可以先不忙回去,平定益州誅殺劉焉父子的捷報是一定要傳出去的,尤其是要告訴那些不安分的關東諸侯,我回來了,都給我收斂點! 接下來幾天,董璜召見了幽州來的使者鮮于銀,向他詢問了幽州的具體情況,之後董璜又找來了劉和。 “劉侍中,對於大司馬遇難,我也深表悲痛,不知你接下來打算怎麼辦呢?” 知道自己一家老小都被公孫瓚殺死後,劉和悲痛不已,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但他的面容依舊憔悴,聽到董璜的詢問後,劉和立即紅著眼不無悲痛的說道,“和,與公孫瓚不共戴天,必攻殺此獠以告慰我滿門。” 董璜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大丈夫生於世,當有仇必報,萬不可學那袁氏兄弟,尤其是袁紹,滅門之仇也能忍耐下來,可見此人心性之涼薄啊。” 對於董璜的話語,劉和只能苦笑,根本不敢答話,董璜也不為難他,大不了之後下詔討伐公孫瓚的時候再捧一下劉和,踩一踩袁紹唄! “大司馬的襄賁侯爵位由你繼承吧!幽州是邊郡重地,大司馬在幽州頗有聲望,我想讓你出任幽州刺史,以此安定幽州,你覺得如何?” 聽到這話,不止劉和呆愣在原地,就連一旁的鮮于銀也懵逼了,爵位什麼都還好說,幽州刺史,就這麼輕而易舉的給了? 要知道,按照劉虞在幽州的影響力,劉和是完全可能割據幽州的,不對!搞不好這就是董璜的想法,讓劉和佔領幽州,怎麼看都比袁紹直接佔領要好,這是在拿公子當刀啊! 鮮于銀眼神複雜,但這是陽謀,他根本沒辦法拒絕,難道還能將到手的好處讓給袁紹嗎?就算公子同意了,幽州的其他舊部會同意嗎?董璜,真是一個可怕的敵人啊! 說完後,董璜又勉勵了劉和幾句,接著就將二人送走了。 解決完劉和的事情,在幽州布了一步閒棋後,董璜又找來了賈詡、荀攸和李儒,商議絲綢之路的事情。 聽到董璜打算重啟絲綢之路的訊息,李儒很是激動,他現在是尚書令,朝廷的實際政務其實全部都是他在執行,這些年裡裡外外又是打仗又是修關隘、開白渠,可是把他忙壞了,尤其是那消耗的錢糧那恐怖的數量,讓他看一眼就差點暈過去。 現在雖然打下了富庶的巴蜀地區,但益州剛剛遭遇了戰亂,還是需要一年半載來休養生息的,而且只是依靠巴蜀也不現實啊!蜀道進去難,出來也難,雖然能夠補充消耗,但損耗也是蠻大的。 可要是開通了絲綢之路,那就簡單多了,隴山雖然險峻,但是比蜀道好走啊!對於穩定涼州,也是不小的助力。 只是李儒還是有一點顧慮,“大將軍,絲綢之路確實能富國強兵,但是涼州的羌人們是個麻煩,現在朝廷不宜動兵,恐怕暫時無力維持啊?” 對於李儒的擔憂董璜能夠理解,不過對此他早就有了想法,“就讓馬騰跑一趟吧!他不是和羌人的關係不錯嗎?也該讓他為國出力了!” 馬騰?對啊!這傢伙本身就有羌人的血統,在羌中各部一直很吃的開,再加上之前平定涼州時拉攏的豪強們幫忙,以及那些已經歸附朝廷的氐人從中斡旋,搞不好還真能讓羌人不搗亂,就算有搗亂的,暫時應該也起不了什麼大風浪,依靠涼州的武備是綽綽有餘了。 荀攸這時提了一句,“大將軍,既然想要充實國庫,還可以從鹽鐵下手,河東、巴郡自古以來產上等之鹽的地方,蜀郡也設定了鐵官,漢室自從朝政崩壞以來,鹽鐵之利多被地方大族侵吞,致使朝廷入不敷出以致崩壞,如今正好將它們收回來,如此可以使朝廷府庫充實啊!” 一直沉默不語的賈詡見荀攸都發話了,也不好什麼都不說,於是立刻出言補充道,“還有蜀錦以及茶葉,這些雖然不及鹽鐵暴利,但也有不少的利潤。” 董璜聞言點了點頭,從秦漢時期就開始施行鹽鐵專營制度,但是一旦到了亂世,地方大族就會侵吞這些國家資源,搞得朝廷明明有錢卻拿不出來。以前因為沒有平定益州,自己的實力也不夠強,董璜也沒辦法下狠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