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生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瑣事與毒計,三國:吾乃西涼統帥,雲上生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日後,河東郡大陽縣,董璜部駐軍營地。 中軍帥帳中,董璜坐在上首埋頭處理著軍務,手下兩萬多軍隊六七萬百姓的衣食住行全壓在他身上,稍有疏忽便會引發譁變,這擔子不可謂不重。 在他的下首,賈詡和王邑的桌案上也堆放了一摞公文,兩人也正奮筆疾書的批示文書。 王邑原本是離石縣長,但匈奴屠各叛亂襲擾西河郡,王邑出逃後流落於河東郡,一直沒能得到任用,等董璜平定白波后王邑第一時間到了軍中混飯吃。 當收編白波軍後,董璜急於處理繁雜事務,於是拉著賈詡就開始忙活,但賈詡想要偷懶,於是向董璜舉薦了王邑。 董璜見到王邑後,發現此人在政務上很有才幹,而且也是涼州人,因此直接把他留下來作為自己的副手,幫助處理政務。 至於賈詡? 我當老闆的都在幹活,你還想偷懶?想都別想! 董璜麻利的給賈詡分了一摞公文,然後拉著兩人在帥帳裡處理政務,一點空子也不讓賈詡鑽。 當然了,一邊處理政務,一邊也能從王邑這個做過縣長,施行過政令的人身上取取經。 想在亂世混的開,可不能只會打打殺殺。 只會打打殺殺,強取豪奪的人,縱然能逞兇一時,也絕對不能長久。 強如霸王項羽最終也輸給了太祖高皇帝劉邦。對於這樣的教訓,董璜自然引以為戒,文武兩開花才是他的追求。 “文都,我之前提過的均田制推行的如何了?” 董璜放下毛筆,揉了揉發酸的手腕,打算休息片刻,問起均田制的問題。 聽到董璜的詢問,王邑放下了手中的毛筆,對著董璜拱手一禮,“董校尉放心,河東騷亂剛剛平定不久,無主荒地很多,完全滿足這八萬白波民眾的需求,屬下不久前已經將荒地的數量整理出來,已經讓徐司馬帶人前去實地探查,之後才能根據真實情況進行分配,想來應該沒有問題。” 聽到這話,董璜心裡鬆了一口氣,這樣就好,只要均田制落實了,那白波軍就徹底歸心了,在這個年代,有了土地、能夠讓一家人好好活下去誰還會造反呢? 如果想要保住自己手中的土地,他們就必須站在自己這一邊,這樣一來西涼軍就有了穩固的根基,再也不是無根之水了。畢竟那些世家大族可不會讓他們佔據土地做自耕農。 “均田制可有不足之處?能否順利推行?” 董璜繼續仔細詢問著,歷史上從北魏到隋唐兩朝推行的都是均田制,這已經足以說明它的優越性。 但畢竟時代不同,如果將均田制生搬硬套到河東郡推行,可能會出大問題。 北魏時期整個北方地多人少、五姓七望這些大族還在鮮卑人的屠刀下瑟瑟發抖。對於均田制沒心思,也沒能力反對,等他們壯大起來後,又不再是掌握了土地的朝廷的對手。 而現在的漢末,可不存在地多人少的問題,土地大多都被世家們佔據了,連無主荒地都很少。而且這些世家大族依靠著察舉制建立了龐大的關係網,操縱著朝政,他們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 何況自己一個小小的校尉? 自己推行均田制,搞不好會被他們阻攔。 而且均田制的詳細制度恐怕也要變一變,最好更加適應這個時代。 久在官場的王邑當然明白董璜的意思,相比均田制的不足,他更擔心能否順利推行。 雖然他打心眼裡也看不起那些世家大族,但又不得不承認,這些傢伙幫忙的本事不一定有,但搗亂的本事不但有,還很大! 不過河東郡現在的情況還是比較有利的。 想到這裡,王邑開口勸慰道,“校尉大人放心,按照屬下的推測均田制的設計是很合理的,暫時不會有問題,只需要根據每戶人口和土地數量、肥沃程度的詳細情況進行一些細微調整就行了。至於推行的問題,我想河東大族們應該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得罪手握重兵的校尉。” 一旁的賈詡聞言,放下了手中的毛筆,看著王邑嘴角抽了抽,心中腹誹道,“王文都真是被劉寬忽悠瘸了,竟然還相信這些世家大族能顧全大局?要真的顧全大局,那韓純怎麼死的?” “不行,這均田制可是我西涼軍立足的根基命脈,絕不容有失。” 想到這裡,賈詡忽然看到徐晃的身影出現在帳外,心中一動對著董璜行了一禮,悄悄走出了帥帳。 “公明,你怎麼回來了?” 賈詡攔住了徐晃,將他領到一旁詢問道。 徐晃對著賈詡抱拳行禮後,一臉憤恨的開口解釋道,“文和先生,我和兄弟們去查驗王主簿所說的無主耕地,然後卻被衛家這些大族趕走了,說那是他們的土地,讓我們滾!簡直豈有此理。” 賈詡皺了皺眉,看著徐晃有一些牙疼,“那你回來這是?” “自然是稟告董校尉,讓董校尉來決斷了。” 徐晃一臉的理所當然,就差把老實兩個字刻在腦門上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金手指

鋼城小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