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生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風雨欲來,三國:吾乃西涼統帥,雲上生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董璜離開司空府時,整個人都是懵的。什麼情況? 自己不就是勸諫了一下嗎?也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吧!而且自己提出的均田、府兵、科舉都是可行的策略啊。 怎麼好好的,把自己河東太守的職位卸了,換成了比兩千石的侍中。 這也不是說不好,從地方官變成侍中,雖然俸祿降低了,也失去了很多自主權,但侍中是能參政議事的,等於是進入了決策圈。 只是河東那邊自己還有佈局,現在可不能脫離掌控。 要不是叔父同意了讓王邑升任太守,依舊由自己負責洛陽軍隊的整編,還答應召見徐榮,並對於夫羅進行感謝補償,董璜還真以為是因為自己勸諫惹惱了叔父呢。 董璜百思不得其解的離開,一直護衛在旁,也被董卓召見了的華雄此刻卻笑的很是開心。 雖然跟著董璜追捕曹操沒能成功,但因為救了董璜幾次。司空知道後很是高興,直接升了昭信校尉,還封了關內侯,賞了五萬錢,可謂是一朝暴富賺大了。 自己這麼多年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也因為腦子不好使不能統兵,不懂人情世故而原地踏步。 但現在自己跟在董璜身後還不到一個月,就升了官還封了爵,真正做到了光宗耀祖,可以羨慕死李傕郭汜這些傢伙了。 由此可見,跟對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董璜平易近人很好相處,一點也不像司空那般喜怒無常兇暴嗜殺,這一刻華雄心中下了一個決定,這輩子他是跟定這個老大了。 回到家中後,董璜不敢耽擱,立馬修書一封給王邑,告知他被升任河東太守的事情,囑咐他大力推行均田的同時,可以試行府兵制,又附上曲轅犁的結構圖,要求他推廣此物、同時積穀屯糧、以備戰事。 不論叔父怎麼想的,還會不會繼續做荒唐事,但既然袁紹、袁術、曹操都已經出逃,那諸侯討董也就不遠了。 董璜自然要先做準備,再囑咐華雄命人儘快前去送信後,片刻不敢耽誤,立刻出城前往軍營繼續整編軍務。 時間緊迫,他也必須儘快完成整編,然後開始整頓器械,屯糧備戰了。 時間一晃而過,在董璜完成整編後的九月十二日。 覺得自己已經不用畏懼任何人的董卓信心大增,立刻授意朝廷遙封遠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劉虞為大司馬(上公之位),自己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領前將軍、假節、賜斧鉞、虎賁,晉封郿侯。 九月末,已經升任太尉的董卓,和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一同攜帶鈇鑕到朝堂上書,要求為建寧元年九月政變中,被認為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次年在“第二次黨錮之禍”中被捕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 劉協准奏,恢復了陳蕃等人的爵位,並提拔他們的子孫為官,董卓想以此來爭取這些被迫害的黨人的支援。 同時董卓親近周毖、伍瓊這些根基不深的黨人,將原大將軍府的官員何顒、鄭泰也收納為太尉府的幕僚,進一步掌控了何進舊部。 之後又在這些幕僚們的建議下,進一步親近在野士人,徵召這些名士入朝為官,釋放善意,意圖以此對抗與自己作對的世家勢力。 同時,董卓又選拔大量名士,擔任地方太守等要職,甚至不計前嫌,對厭惡自己而棄官而走的袁紹、王匡、鮑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安撫。 但董卓很顯然低估了世家的能力,憑藉盤根錯節的關係網,只要是透過察舉入仕、或者在朝野頗有名望計程車人,全部都和世家有這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還不斷有人想要擠進這個圈子。這些被董卓任用計程車人,此刻雖然接受了董卓的恩惠,但絕對不會感激他,反而會為了自己在士林中的聲望一起反對董卓。 因此,董卓的努力,可以說是一開始就完全失敗了。 當然,關於這一點,握住了刀把的董卓和董璜,其實也不是很在意就是了。 能行自然皆大歡喜,不行就找機會把這些傢伙一起收拾了就是。 十一月一日,董卓再一次自拜相國,獲得“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自此董卓在朝廷中的權勢已經如日中天,徹底掌控了朝堂。 自此更加得意忘形,完全不把朝廷公卿放在眼中,幸虧經過董璜整編的西涼軍軍紀嚴明,在整治過幾個敲詐勒索的刺兒頭後,再也沒人敢觸犯軍法,因此洛陽的局勢還不至於失控。 同時董卓又將董氏族人接來洛陽,封自己的母親為“池陽君”,設定令、丞。 在迎接老夫人的宴會上,已經八十多的老太太很是高興,但也沒有忘記勸告董卓,讓他少做惡事,以積攢陰德。 董卓有一些不滿,但他又不敢忤逆母親,只能勉強答應。 不過還好,董母的注意力很快就轉移到了董璜身上,招了招手將董璜喚到身邊。 仔細打量後,眼含熱淚,“我見到元伯就像看到了孟高啊!可惜孟高和姜氏未能看到元伯你封侯拜將的這一天……”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