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生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曹操出逃,三國:吾乃西涼統帥,雲上生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月一日朝會,董卓帶領文武百官,在朝堂宣佈廢帝,尚書丁宮宣讀策文: 孝靈皇帝不究高宗眉壽之祚,早棄臣子。皇帝承紹,海內側望,而帝天姿輕佻,威儀不恪,在喪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穢發聞,損辱神器,忝汙宗廟。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而乃有闕,罪之大者。 陳留王協,聖德偉茂,規矩邈然,豐下兌上,有堯圖之表;居喪哀慼,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聲美稱,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可以承宗廟。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 讀罷,太傅袁隗將不知所措的廢帝劉辯扶下皇位,再將他身上的印璽解下,轉交給一旁等候的新帝劉協,接著扶著惶恐不安的劉協扶上皇位,宣佈登基,改元永漢,大赦天下。 至此,在董卓的武力脅迫下,廢立之事完成,皇權交替結束,董卓已經樹立了威權。 但董卓覺得還不夠,他不能給敵人留下任何反擊的可能,弘農王這個廢帝暫時不能動,但何太后就不一樣了。 收到董卓的眼神示意,李儒冷笑一聲邁步而出,“永樂太后董氏之死存疑,皇太后嫌疑最大,臣請廢皇太后,遷居永安宮。”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董卓的授意,因此沒有人敢於反對,只能紛紛表示同意。 於是,李儒帶領宮人將簾幕後,一臉悲慼的何太后架了出來,收繳印璽後遷入永安宮。 董卓志得意滿的掃了群臣一眼,見無一人敢與他對視,便挺著肚子施施然離開了朝堂。 曹操作為西園軍校尉,目睹了董卓廢立的全過程,不由得心有慼慼,有董卓禍亂朝綱這大漢恐怕要完。 不等他轉身離開,護衛董卓的呂布去而復返將他攔下,“曹校尉,司空大人有請。” 曹操心中咯噔一聲、思緒轉動,保持面上的平靜,向呂布問道,“呂君侯,不知司空喚我何事?” 董卓提拔呂布為中郎將,封都亭侯,故而曹操稱呼他為君侯。 雖然這個爵位不是軍功侯,而是董卓為了拉攏他而送的,但再怎麼說也是列侯了。現在聽到曹操稱呼自己為君侯,呂布一時之間不由得飄飄然。 看曹操也順眼了不少,笑著寬慰道,“曹校尉不必多慮,我看是好事臨近了。” 曹操聞言笑了笑,拱手道謝後跟著呂布離開,心中卻開始警兆大增。 好事?和董卓扯上關係可不是什麼好事啊!說不定還是大大的壞事啊! 曹操見到董卓後,還未施禮便被董卓拉起,“孟德何其遲也?” 早已平復心情的曹操不急不緩道,“聽聞司空召見,下官心神激盪、不能自已,故而來遲,望司空見諒。” “哈哈,孟德真誠人也!” 董卓誇讚了一句,轉而突然問道,“孟德怎麼看廢立之事?” 曹操裝作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道,“司空為社稷萬年而行廢立,恐天下人不能理解,會揹負汙名啊!” 對於這樣避重就輕的回答,董卓有一些不滿,繼續追問道,“孟德認為呢?” “廢昏立明,社稷大幸。” 董卓聞言開懷大笑,對於曹操更加欣賞了,曹操出身閹宦之家一樣被世家大族排斥,這一點讓董卓對他心心相惜。 而且曹操的思維敏捷、才能卓越,更可貴的是,曹操並不排斥自己,因此董卓決定要好好拉攏。 “孟德現居何職啊?” “忝為典軍校尉,現在在家養病。” 曹操可不信董卓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官職,但既然他問了,老老實實回答就是,反正他是打算潤了。 開玩笑,你給我再高的官職我也要跑啊!廢帝之後董卓的名聲就徹底臭了,袁紹跑了,袁術也要跑了,我要是再不跑就變成董卓一系的人了。 世家大族沒有一個站董卓這邊,兩邊遲早打起來,他可不覺得董卓能贏,還是早點離開吧! “典軍校尉實在是大材小用了,孟德就先屈就越騎校尉一職吧,由你來統帥西園諸軍,日後與我共同輔政,恢復大漢榮光!” 曹操聞言立刻做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多謝司空賞識!屬下必不負所托。” “好,孟德你去明日便去任職吧!我會給元伯打招呼,讓他將西園軍先整編出來,你二人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日後要共事,正好認識一下。” “是,屬下一定和董將軍多多親近,不知董將軍可有喜好之物?” 見曹操如此上道,董卓對他也徹底放心了,向他解釋道,“元伯為人和善,不好財物、酒色,隨便帶點禮物便是。” 曹操裝模作樣的思索片刻後,再次開口道,“不如屬下為董將軍選購幾匹駿馬?” “隨你隨你,勿要誤了時辰便是,元伯最重軍紀絕不容情。” 曹操見狀告退,一臉喜悅的回了家,然後立刻變了一副面孔,吩咐老僕道,“快去把子和喚來。” 不久,曹純趕到了曹府,“大兄喚我何事?”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