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2章 葉相高看報,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無相黃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福建就開海禁海之論暗流湧動,而京城在朱賡建議廷推的上書之後湧動的早已不是暗流,而是刺刀見紅的廝殺。
然而此時已經回到京城當上吏部右侍郎的葉相高卻似乎完全不用理會朝堂之中的鬥爭,整天忙於吏部的工作,稍有閒暇時光就用來寫大字和作詩,人們都稱最近葉相高的幾篇館閣體又有所精進了。
看起來葉相高的日子過得非常愜意,一副閒雲野鶴不會引來任何非議的態度。
然而是個人都知道葉相高這樣的態度只是為了養望。
此時位列七卿之首的吏部尚書是幾年前在京察之中苦心潛伏、直到大開殺戒之日才突然展現東林底色的老臣楊時喬。
葉相高原本是南京禮部右侍郎,被沈一貫壓著一直回不了京城,直到沈一貫和浙黨失事,葉相高突然就被調回京師,接著便送到楊時喬手下保護起來。
葉相高一直在幹活,而他所幹活的單位又正好是六部之中最為敏感的吏部。
這麼多正好的事情聚集在一起,只能得出一個答案,一切太過於巧合的時機都是刻意安排。
從葉相高被調回京師開始,他的一路行程都是被東林黨人用最大的力量密切保護起來的,能被這樣程度的保護,說明東林黨對葉相高有極高的期望,而能實現東林黨這麼大期望的位置,只有閣臣。
東林黨要把葉相高這個年富力強,聲望保護的十分之好的能臣一步一步護送到閣老的之位上。
這時葉相高要做的就是保護麟爪、潛身雲霧,等待騰飛之日。
旬休日,葉相高推掉所有來拜見的帖子,在家中休息,這時任何的異動都有可能帶來危險。
於書房中寫了幾筆草書,葉相高放下筆問僕人道:“福建老家最近可有什麼風向?”
“剛來的信,私商們組的那個海五路商號大張旗鼓的出海了,大小海船足有上百艘,福建當地的幾個世家都對此有所微詞,有人以為他們全都沒有船引居然敢公然宣傳出海,實在太過狂妄。還有人提出應該徹查海五路”
葉相高正在閉目養神,聞言睜開眼睛:“馬上寫信回去通知,此事不要站在世家一邊,海五路乃是福建私商的代表打擊不得!”
葉相高如今已經是要做閣老的人,視野也必須放到統領全國的高度上,月港開關哪怕鬧出了再多走私之事,但卻實實在在給朝廷財政帶來頗多好處。
作為未來的閣老,除非福建洋麵上亂到了朝廷需要派兵剿匪而導致入不敷出的程度,否則葉相高絕不會支援海禁之事。
那僕人記下葉相高的話語,出去通知幕僚寫信。
幕僚進屋時順便帶來一疊福建老家寄來的報章,這都是家鄉的報章雜誌,是葉相高動用了八百里加急從福建送來的,許多報章到葉相高手上,距離印刷出來的時間還不超過五天。
葉相高現在正在要成為閣老的關鍵時刻,不能有任何汙點出現,連鄉里雜談他都要時刻監視著,畢竟家鄉情況對於這時的朝臣來說也會影響他們的仕途與風評,如果有要緊的事情,葉相高必須馬上作出反應,或是避嫌或是發表議論,一旦反應不及時就會落人口實。
葉相高翻著報章,第一封就拿起了,福建市面上銷量最高的旬報,看著上面漂亮的花框報頭笑道:“這些報半年不看,卻是印的越發精美了。”
被叫進來寫信的師爺笑道:“這是王建陽發明的石板印刷術,據說不須刻刀雕琢,用藥水點石即能成刻版,實在是神奇之極。”
“王建陽又在報上開了專欄?”葉相高掃了一眼報頭目錄,就將報紙翻到王文龍專欄文章的那一頁。
只見那文章開篇就寫道:“竊謂海者閩人之田也。”
葉相高點點頭笑道:“這形容用的好,於福建人來說,下海貿易、打魚就是天然生業,與他處的種田農夫無甚差別。”
士農工商,商人是最末流的階級,而農民則僅次於士大夫位於四民中的第二位,何喬遠用“海者閩人之田也”的比喻直接將開海貿易的商人形容成了種田的農民,這個比喻一出來之後,他為商人辯護都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葉相高只看了一句就感興趣,繼續向下閱讀,就見王文龍寫道:
“閩地狹窄,又無河道可通舟楫,以貿遷江浙兩京間,惟有販海一路,是其生業。高皇初定天下,彼時寸板不許下海”
王文龍引經據典,在何橋遠的原文之上夾雜入了大量的歷史內容,其中一些是明史和明實錄的檔案,大明還沒滅亡呢,隔代修史,這兩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