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3章 奇葩事件,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無相黃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王文龍奔赴北京的時候,萬曆三十五年的大明也陸續發生了不少大事。

其中最引起朝堂爭論的事情就是江西巡撫離職事件。

去年年底江西巡撫許弘綱的父親生病,許弘綱上書朝廷請求休假回家,朝廷沒有給回覆,許弘綱心急,上書推薦了兩個官員代替他的職位,然後直接掛印而去。

雖然之前大明的朝臣已經有許多擺爛的做法,但是許弘綱的這一手還是實在太誇張。

許弘綱的官職是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等處地方兼理軍務,上馬管兵下馬管民,絕對的江西軍政一把手。

這樣的大官跟朝廷說聲請假,居然自己跑了,提了兩個備選的官員名額,也沒有等朝廷答覆、也沒有跟前來協調的官員交接,整個江西省的軍民事務全都被他拋之腦後。

許巡撫一跑,江西當時就亂了套。

之前雖然也有覺得工作不好乾於是掛印而去的官員,但好歹人家是辭了職,而許弘綱卻完全沒有辭職,他把江西巡撫的工作一丟回家照顧父親,臨走之所以還推薦了兩個接任他的人選,就是還想著之後能有機會再出來做官。小算盤打的嘩嘩響。

一下朝廷就炸了鍋,給事中翁憲祥向萬曆奏言:“巡撫、巡按官解任,不宜聽其自去。”

這上書放到其他時代就是個笑話,巡撫級別的官員解任之後要等待工作安排才能離開,這在任何時代都應該是正常做法,而在萬曆朝的上書中言官只能委宛表示“不宜聽其自去”。

而且還真不是翁憲祥說的太過於保守,而是這時好多官員真是這麼做的。

因為別的時代巡撫學院這種官員等候新任官員替代,也就是等上幾個月交接工作就好了,而萬曆皇帝擺爛這麼久,巡撫、巡案任職期滿等候新官替代有的甚至要等十幾年,這十幾年中他們都無法離去,舊有的官職被撤了,留在老單位連個正式身份都沒有,這種級別的官員任免都需要皇帝點頭,萬曆不管,內閣只能出個留用的檔案,讓他們留在原位上等,要不然他們在等待期間的俸祿都沒人發。

事實上,此時許多尚書、侍郎等卸任官員沒有等到新官到任就藉故離去,這已經成為了京城中的慣例。而許弘綱這件事引起滿朝議論,也不過是因為他是第一個丟下官職就跑的巡撫,做的事情太誇張而已。

此事能夠引起滿朝熱議背後的原因,當然也因為許弘綱是浙黨,而且這老兄臨走之前推薦的另外兩個解任人選也是浙黨。

許弘綱做的事情在東林黨眼中實在太可恨了,跑就跑,居然臨走還想為浙黨佔著一個江西巡撫的位置,東林不整他整誰?

這事情引起軒然大波,特別是在民間掀起熱烈討論。

各地的報紙都罵開了花,然而報紙的輿論卻不集中在黨爭上,而是百姓們愕然發現巡撫這種級別的大官居然說回家就回家,而許弘綱在離職之前已經上書了幾個月,朝廷居然也完全不說派個新任巡撫來。

從江西巡撫到皇帝,合著沒一個人把全省的軍民事物放在心上。

許多百姓過去只是知道朝廷中黨爭激烈,但是黨爭的那些議題離普通百姓太遠,他們並沒有什麼感覺。

許弘綱這件事情卻是人人有感,在百姓眼中權謂大如天的一省巡撫,居然被這些大人物如此草率的處置,真是讓百姓寒透了心。

而且這一次掀起的輿論風波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各地罵的最厲害的一般是面向普通士商階級的報紙,而那些服務於各黨派以及高階知識分子群體的報紙,卻對此報道並不熱衷。

許多當過官的人甚至驚訝於百姓對於此事的討論熱情,他們覺得這不過是又一個黨爭議題,沒有什麼奇怪的。

王文龍一路上關注著這件事情在輿論之中的影響,明顯感覺到大明的中下層文人和上層士大夫階級正在割裂。

對於士大夫來說,這件事更重要的作用是作為黨爭的材料。而普通百姓卻對這大明朝廷寒了心,一眼看穿了這朝廷草臺班子的本質。

王文龍也在船上寫了幾篇議論,交給《蘇州旬報》發表。

他的議論方向當然是傾向於小士商階級的,把許弘綱和拖延新任江西巡撫任命的朝廷給罵了一個遍。

這種輿論場上不同階級的冷熱區別,時間長了定然會造成不同階級間思維傾向的不同。

現在各地的報刊輿論還被士大夫階級的輿論所引導,但是在這一次事件之中小市民的報紙和士大夫的報紙已經有了明顯討論方向的不同,隨著時間發展小市民的報紙定然會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折枝

困倚危樓

大祭司重生闖蕩娛樂圈

想成為一條鹹魚

宿主她只想屯物資

苦薇草

太子的小啞巴有劇毒!

尚潯

豪門軍寵:調教小嬌妻

月影青悠

靈醫

灼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