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5章 團結之會,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無相黃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家一起吟詩賞月歌詠也不僅僅是為了娛樂,更是文人之間的一種交流手段。背後其實還是在為了各自黨派的政治目的而奔走。

比如當晚大家在孔廟中喝著酒,漸漸就討論起了今年秋天工科給事中王元翰所寫的”實事可痛哭者八”。

這就是前一陣子因為公佈要修邊防找不到人,逼的工科給事中王元翰專門寫的那一份奏摺,其中主要說的就是因為萬曆皇帝懶政,導致各地的官員都普遍缺乏,下邊一團亂套的事情。

這篇奏摺上去之後,在京城中立刻引起熱烈討論,如今在全天下都已經傳遍了,讀書人都覺得這篇作者寫的好,但是在王文龍看來,這奏摺其實相當囉嗦。

比如這篇奏摺為了湊“八可哭”,把南北兩京的官員缺乏說成是一可哭,被罷免的官員沒有召回又是一可哭。萬曆皇帝深居宮中,不理外務算一可哭,萬曆皇帝一年多,沒有見朱賡一面也算一可哭。這年頭的奏摺都要寫出文學性,導致把同樣的話翻來覆去講了一遍又一遍,效率非常低,而且字數多了,導致普通百姓根本看不懂。

洋洋灑灑幾百字的內容真要合併在一起,幾句話就能講完。

大家就這篇奏摺進行討論之後,各黨派的人物都提出自己的建議。

比如幾個楚黨的人物都提出應該要增加給事中的數量。

楚黨人物表示翰林院庶吉士的散館日期已經拖延了兩年,應該要催促萬曆皇帝下旨把他們放到六科之中去。

背後的真正理由當然是為了給楚黨增加人材,楚黨的幾個大佬都是科道言官,新任的六科給事中必然不熟悉事物,楚黨“老大哥”主動提出帶他們一帶,帶著帶著很容易就把這些新鮮血液帶成自己人了。更重要的是這幾年由於東林黨的輿論宣傳能力實在太強,大多數讀書人都和東林黨穿一條褲子,可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是早就考中進士的人,關在翰林院這個象牙塔裡好幾年,他們的腦子或許還沒有被東林黨洗得那麼幹淨,正好可以成為楚黨拉攏的物件。

另外齊黨眾人則提出充實邊塞的意見,以及點出幾個河道治理工程的必要性——齊黨的老巢在山東,只要朝廷關注遼東軍事或者是京杭大運河的運輸,齊黨能夠從中活動的機會就自然會出現。

眾人絞盡腦汁,各種建議都有,反正聚在“為國盡心”的保護傘

王文龍並未參與此時的討論,因為他發現在這階段跳出來的都是三黨以及東林的外圍人物,大部分都是舉人秀才和監生,顯然只是為三黨放風。說白了,這就是一些敲邊鼓的幕僚,幾年前萬曆皇帝在京城發“逐客令”趕出來的便是這些個給人說項的清客。

葉向高會把大家召集到湖北來討論,多半是還沒摸清京城局勢,不敢讓人進京,就把這些門客叫到南方討論。

這種低端局,方從哲等大佬根本不說話只是談笑喝酒,王文龍見這樣子也跑去和他們喝酒,他好歹也是個中書舍人,同樣沒有必要牽扯進這種低階別的爭論。

一直等到回院子住下後,才有討論出結果的人來找他。

楚黨眾人弄來一份請求萬曆皇帝讓庶吉士散館的文告,請王文龍在後面簽字附議。

齊黨則搞了一封,請求大修山東臨清一帶運河的文書。

王文龍看了兩份文稿,覺得上面所寫內容都沒什麼問題,又看到兩個文告後面都落了方從哲的名字,於是也在後面具名。

不得不說,各黨派都很重視這一次問津大會的機會。三黨和東林之間的矛盾不可能消除,而在新任內閣確定之後就再不能有這樣融洽的氣氛,想要談出點什麼都得此時趁早。

不光是三黨的普通人員重視這事情,就連三黨的高層對這一次大會能夠達成的結果也十分在意,請求王文龍在文稿後面附名的人剛剛離開,後腳大人物就接踵而至。

方從哲帶著幾個明顯是位高權重的人物走進王文龍的房間,開口便希望王文龍支援他們的主張。

“建陽,我為你介紹,”方從哲指著身後一個年輕人說:“這位是官撫極,如今就在問津書院讀書。”

“建陽先生好!”

“幸會幸會。”

兩人互相問候。王文龍知道官撫極就是楚黨魁首官應震的長子,只不過他是小妾所生,所以在一些文獻之中會把官應震的長子記成他弟弟官撫辰。雖然如此,但官撫極在楚黨之中也是個重要人物,歷史上過幾年他就會拔貢出身,直接當上保定通判,後來更是一路升到太僕寺卿。

一個秀才可以當到六部九卿,沒有老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折枝

困倚危樓

大祭司重生闖蕩娛樂圈

想成為一條鹹魚

宿主她只想屯物資

苦薇草

太子的小啞巴有劇毒!

尚潯

豪門軍寵:調教小嬌妻

月影青悠

靈醫

灼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