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9章 明代的名貴海鮮,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無相黃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文龍聽到李國助稱對面人做歐叔叔,心中已有幾分猜測,果然就聽李國助給他介紹道:“遠處碼頭上的正是我同你說的歐叔伯,諱華宇,他可是長崎的大人物,和我父親相交甚密。”
王文龍點點頭,兩人先坐上接駁船去碼頭上見歐華宇,上岸之後李國助先上去拱手招呼,王文龍也跟著拱手道:“歐叔叔好。”
聽到王文龍一口標準的福州話,歐華宇頗為驚喜,看著王文龍問道:“這位後生是誰?你也是福州人?”
“在下王文龍,是建陽人。”王文龍笑著說道。
歐華宇還小聲嘀咕:“建陽人福州話說得如此之好?”
歐華宇身邊的幕僚也有通文墨的,連忙介紹說:“東翁,這位王建陽可是個了不得的名士,幾年前幫助徐撫臺解了八閩的糧荒,如今家家種的馬鈴薯就是建陽先生讓徐府臺從外地引來的。建陽先生的文章也是名滿天下,當今天子都要看他的書呢。先生憑著文章名氣,如今已經到京中授官了。”
“呦,如此利害?”歐華宇吃了一驚,打量著王文龍道:“我見先生年紀輕輕,還以為是個晚輩呢,怠慢了,怠慢了。”
王文龍笑著說道:“李旦是我的岳丈,我又與國助兄弟論交,您是我岳丈的生死弟兄,在下本來就是您的晚輩。”
“嘿嘿,果然是讀書人,就是會說話,”歐華宇高興笑道,“那咱們就一起進港吧,我船上剛弄到了大海貨,中午便烹來下酒。”
如今的日本雖然有大量倭寇在大明沿海活動,但是按照幕府的法律卻是進行海禁政策的,國內合法對外通商的口岸只有直屬於幕府的長崎一地。
大量的大明商人都聚集在長崎,其中福建商人又是最大的一股力量。
而福建商人自己還有內部劃分,福州人講福州話為一派,莆田人講莆仙話為一派,泉州漳州人都講閩南話,又是一派。
歐華宇當年也是為了生計跑到長崎去做生意的華商的一員,但是陰差陽錯混成了“打行”,因為他並沒有本錢做生意,最初只能依靠團結在福州同鄉,透過給其他在長崎的中國商人設賭、放高利貸、經營招待中國人的妓院、幫助其他商人收賬等等方式斂財。一來二去成為了長崎的頭號黑老大。
不過歐華宇和其他的長崎明人黑社會不一樣,他心胸開闊,廣交朋友,願意幫助所有大明商人,甚至包括日本商人、英國人荷蘭人有事情求到他,他也會幫上一把。
因此歐華宇在長崎的華人之中積累了很大的威望。
早年間李旦還是個小海商之時就和歐華宇拜了把子,後來有一次李旦跑呂宋貿易貨物被海盜所奪,李旦死裡逃生,但是欠下鉅款,連福建都不敢回,只能蹭別人的船跑到日本找到歐華宇。
歐華宇二話不說就給出鉅額資金,讓李旦拿著這錢去租船辦貨,李旦由此才能翻身。
後來李旦發達之後也投桃報李,帶著歐華宇一起做海貿生意。
兩人聯手起來一度拿走六成的幕府所發貿易許可“朱印狀”,成為日本對大明、朝鮮、琉球三國貿易的最大勢力。
如今的打狗港已經有一千多人口,相當於內地一個較大的鎮子,圍繞著打狗港,周圍還有十幾個移民屯墾村,附近輻射的移民人數恐怕接近萬人。因此一些生活的配套服務業也已經出現,歐華宇上岸之後就已經叫人去找打狗港的戲班,打狗港的這些百姓居然養活了一個戲班,這戲班專門唱布袋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