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7章 《己亥雜詩》,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無相黃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科舉中了又如何,”李日華苦笑著說道:“做詞臣還不如做個名士。”
李日華十幾年前倒是考中了進士,從推官任上一路坐到西華知縣,然後就被打發到南京禮部做閒官,他年輕時也是想做事的,但朝中黨爭激烈,李日華根本沒有上升機會,一氣之下乾脆回家奉養父母。
聞言謝肇淛、鄧道協和曹學佺也是感嘆,大家都是官場上的失意者,要不然也不會寄情山水,偏偏他們的文彩又都非凡,自己覺得能有更大作為才是。
薛素素察言觀色,安慰說道:“先生們都是天造的人才,未來定有匡扶社稷的日子。”
眾人聞言都是苦笑,薛素素雖然懂得人際交往,但是畢竟沒有進入過官場,在她以為李日華這些名士就已經是很有背景的人物,覺得這些名士是有機會就能夠做出一番作為的。
但幾人自己都知道,他們雖然有錢有名可卻是官場之中的失意者,他們那點風流名聲,比起真正朝堂中的權力鬥爭,什麼也不是。
王文龍正想著怎麼把話題引導過來,突然聽到薛素素這句話,瞬間得到話茬。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為天下百姓做事,不必非要登到廟堂之上。就如今日之集會,大家既然幽憤滿紙,不如便寫個集子發出自己聲音。”
此話一出,在場都是在政壇上混過的人,瞬間聽出其中意外的意思,王文龍終於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托盤而出。
“南直隸正逢水災,稅監太監哄抬米價,逃災百姓苦不堪言。朝堂之中卻黨爭激烈,滿朝公卿對此情形坐視不理,我們既然是閒雲野鶴一般的人,面對此情此景難道沒有東西想寫,沒有話想說?”
徐興公問道:“建陽想怎麼寫?”
徐興公只有個秀才的身份,方便說話,這東西是有政治風險的,其餘眾人要不是正在當官,要不是曾經當官,都不好馬上表態。
王文龍笑著說道:“不針對任何人,只針對這個世道,要寫的動人,寫的雷響。”
佛堂之中正有張條案,王文龍直接挽起袖子,走到案前,眾人紛紛圍上,就見他空手在積滿灰塵的條案上寫下一篇小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好絕句!好氣概!”見王文龍一揮而就寫下此詩,鄧道協十分佩服,大拇指直接跳了起來。
何喬遠點頭說道:“萬馬齊喑究可哀,真是寫出了此時朝野噤聲死氣沉沉的樣子,黨爭黨爭,互相為攻,究竟鬥出了個什麼?”
範允臨點頭說道:“建陽詩中寫的好,如今之天下正在等待風雷,定有那一股清氣,滌盪乾坤,還世界與本來面貌。”
鄧道協則評價說:“建陽先生此詩講了,天下要改換面貌,只待開言路,納英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多好的願望!”
他的父親當到一地布政使,他自己卻因為科舉不成,而只能去蔭個武官。
鄧道協總覺得自己人才極為優秀,認為一切靠科舉考試品評的風氣很有問題,只能幻想著自己有一日帶領士兵抵禦外侮,那時天下才能知道自己的名聲。
薛素素則突然有些臉紅,她剛才說了“先生們都是天造的英才”一句,她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剛才說話之時眼睛都在偷偷瞧著周圍人的反應,有注意到王文龍神色突然一變,接著就寫“但願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肯定是在步她的意像。
難道是這王建陽一直注意著我?
薛素素胡思亂想,偷偷看向王文龍。
就在薛素素看著王文龍時,王文龍身邊的沈宜修同樣臉露欣賞的看著自己的相公。
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是沈宜修的世界卻沒有其他人那麼宏偉,於這詩之中沈宜修喜歡的是王文龍的氣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