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2章 輿論爆炸,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無相黃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董其昌嘆口氣道:“無論如何,都要將此訊息傳達出去,這是金石考古的千古大發現,是值得全天下知曉的事情,至於後續如何,咱們且行且看吧。”

王驥德聞言卻笑著說:“好在我們甲骨會中還有王建陽這麼一個大編輯。

王驥德南下之時王文龍已寫給他幾份手書,王驥德人還沒到京城就已經派人去江南福建通知了,派去的人都走海路,王驥德到京城不過幾天,派去報信的人也就到了地方。

幾天之後《蘇州旬報》、《旬報》,還有江南福建的各大報紙,紛紛在醒目位置刊載訊息:甲骨社員於遼東發現華夏先祖遺址。

“據遼東送回的訊息報導,之前在河南發掘甲骨的甲骨社,近日在本報編輯王文龍提供的訊息之下,社員北上遼東,於遼東的安樂州鎮夷堡一帶成功發現上古之華夏遺存。這一次的考古發現包括了幾處上古先民的製陶作坊、大量上古先民流傳下來的玉器石器……據甲骨社的成員判斷,這些陶器的製作年代應該在夏朝之前,甚至是堯舜未出之時……此次考古更發現了迄今已知最早之龍形玉,此龍形玉的形制與商州時之龍珮、春秋後世之玉玦有鮮明聯絡,幾可斷定此支遼東先民乃是華夏民族始祖之一,有以為上古諸侯中肅慎族者……據筆者瞭解,如此重大意義之考古發現,迄今為止,此乃第一……”

其他的報紙能夠得到第一手訊息,還是因為王文龍囑咐了蘇州福州旬報的編輯部將訊息分享出去,於是此新聞一出直接就造成了鋪天蓋地的宣傳聲量,頓時引起熱議。

特別是在有輿論接受能力的通衢大邑,之前剛剛因為甲骨研究和大量關於商王武丁故事的推動,大家對於上古史書所未記載的歷史正感興趣呢,突然得知在遼東又發現了比堯舜還要早的中華文明先祖遺蹟,此事立刻就成為當下熱門。

無數文人寫信給旬報探聽訊息,小說家們開始蹭熱點題材,而以蘇松四鎮為中心的江南的百姓更是對之歡欣鼓舞。

蘇州旬報這麼長時間的活報攤設定起到的側面效果之一就是讓蘇州的市民社會迅速成型,市民有自己的娛樂和價值取向,在蘇州旬報有意無意的引導之下,蘇州百姓對於民族主義的認同自然非常高。

當聽說遼東發現了中華文明先祖遺蹟的時候,在被大量俠義故事、講史演義塑造了的民族觀念的蘇州百姓心中,這就是發現了自己民族的上古遺存。

討論之聲,鋪天蓋地。

許多沒有得到第一手訊息的報章也接連轉載發表評論,自然而來的輿論熱潮根本不是任何政治勢力可以控制和抵擋的,大家只有順應。

而稍有見識的文人多半也對此事感到高興,幾年之前對甲骨文普遍的冷感在這時已經不見,在文人心中民族主義的觀念也正在慢慢形成。

正在常州和東林黨溝通甲骨研究會之事的金石學家趙崡還是從報紙上看到這訊息的,得知此事趙崡高興的當即揮毫潑墨做了幾篇狂草,又去買來酒水大飲慶賀。

跟著趙崡一起回到江南跑峽谷社關係的陳繼儒則是馬上寫文評論:“甲骨此次在遼東的考古發現,補全了歷史之空缺,為我等了解堯舜之前史未有載的鮮明歷史提供了絕佳機會,這乃是當年太史公亦難以做到之事。此事證明,天下應當支援這等考古之發掘,還先祖之本來面貌,得前人失傳之歷史資訊,此類考古發現於國於家,於學於理,都是大好之事!”

“地方名士,修書院、蓋藏書樓、刻書以教化百姓,以為於天下文氣有幫助,然而以此錢財捐於考古之事業,才是真正大幫助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折枝

困倚危樓

大祭司重生闖蕩娛樂圈

想成為一條鹹魚

宿主她只想屯物資

苦薇草

太子的小啞巴有劇毒!

尚潯

豪門軍寵:調教小嬌妻

月影青悠

靈醫

灼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