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章 常州上疏,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無相黃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王文龍這篇文章當初在常州得到一些士紳支援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同時符合商紳階級和皇家的利益,只不過是使得地主階級和與之伴生的儒家士大夫的地位有些尷尬,不能幫助東林黨等士大夫階級分化皇權,所以才被東林大佬捂了蓋子。
而反映在萬曆這裡就是他發現這篇文章對於他還有對於礦監製度都比較溫和,雖然也有批評,但基本是有的放矢,並沒有把任何天下的錯誤都歸咎到他頭上。
第一時間皇帝就對這篇文章有了好感。
再接著看下去,就見王文龍文章之中另外的內容則是提出了三條建議:
廣開言路,讓百姓的聲音可以進入朝廷,避免出現太監地方官盤剝地方而百姓無法發聲的情況,有利於商業發展;
開放海外商業貿易,減少對於內陸普通商販的稅收;
發行船引,增加國家財政,將財政壓力轉移到出海貿易上。
萬曆看著王文龍的文章,越看越覺得前後邏輯通暢,似乎這政策之中的道理還真是挺有說服力。
“這篇文章有些意思!”
萬曆皇帝邊看邊暗暗點頭。
他有下決心實行這三條政策嗎?當然沒有,萬曆不是傻瓜,他當了這麼久皇帝,也知道大明朝辦事的方法,這三條政策每一條都涉及大量的權利分散和利益流轉,想要實行一條沒有個幾年的忙碌都不太可能。
他沒決心去做這樣艱苦的工作,但是他卻樂意於把這篇文章捧上高位,因為他已經找到搞事的抓手。
田義驚訝的發現萬曆難得露出了笑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