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文人輕財,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無相黃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最快更新 [aishu55.cc]
第68章文人輕財
聽說葉成學要修的廟不講宗派,王文龍提筆就用漂亮的歐楷在紙上寫下一副對聯:
四面雲山誰做主;
一頭霧水不知宗。
明代中晚期已經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思想黃金時代,王陽明、李贄這種大家迭出,一直到明末遺民黃宗羲等人截止,在變亂交織之中誕生許多璀璨思想。
而滿清入關後漸漸興起文字獄,文人還真不敢亂寫東西,也不敢再去過份闡述儒家思想,於是轉向尋章摘句的小道研究。要一直到被歐洲人開啟國門,新思想的湧入才讓中國思想再進入一個思維活躍的階段。
所以要讓鴉片戰爭前的清代人和明末文人討論理學思想多半說不過對方。
但是論起做對聯訓詁的本事,清朝人卻已經在他們的基礎上又研究了幾百年,萬曆年間的文人還在反對文必盛唐呢,還真不是清代文人的對手。
而王文龍寫出的這一句對子就是個中佳品。
這是一句無情對,上聯摘自唐詩“四面雲山誰做主,數家煙火自為鄰”,下聯卻全用了另一句話,“一頭霧水不知宗”,對的無比工整,滿具禪意。
寫出這樣的對聯需要寫作者有長期的對對子訓練,養成敏銳的對聯思維,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葉成學仔細揣摩了一陣,便是大為欣賞:
“真是絕對!化用唐詩卻能工整無比,彷彿比照著寫出一般,文詞淺白又有禪意,先生的文思果然敏捷!”
《儒林外史》是一本白話小說,寫的雖然好,但是隻有開頭一首引子是首極好的詞,除此之外並沒有顯示太多詩才。
葉成學原以為王文龍在吟詩作對上並不擅長,原本都想王文龍隨便寫出一副對子他都捧場叫好就是了,但看到這副無情對後他卻是對王文龍的能力不禁高看。
他反覆品味,越看越好,對王文龍道:“先生的對子寫的極好,如今我父與同道在南直打算籌辦一家書院,先生能否再試為書院寫一副對聯?”
王文龍一聽就知道葉成學說的是東林書院,這種地方的對聯不是誰寫的好就能掛上,還要書寫者有名氣才行。
王文龍知道葉成學也就是興致來了想要求對而已,他寫了人家也不會真用,可是看葉成學殷切的神情,王文龍突然靈機一動。
人家不用也不妨礙他藉此揚名。
王文龍果斷再次揮毫: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葉成學看到這副對子比剛才更加驚豔,忍不住喃喃說道:“聲聲入耳,事事關心……這兩句真是寫盡東林書院之目的!先生真是才氣斐然!”
王文龍心中實在想笑,這本來就是幾年後顧憲成給東林書院提的對聯,這下被他寫出來也不知道東林書院門口還能不能出現兩副新的對聯。
葉成學讀了半晌,突然激動對王文龍道:
“先生能寫出此副對聯,定然也是深知國家情形之人,此番回到南京,我當請先生入東林書院講學一場!”
王文龍聞言一下愣了,他連忙推脫:
“這只不過是一副對聯,賢弟實在謬讚……在儒家學問上我實在沒有什麼瞭解,何況學生還是徐藩臺的幕僚,只怕不便。”
葉成學卻滿臉激動,搖頭說道:“先生不用謙虛,先生的對聯之中已透露出匡扶天下之氣度,何況先生還有《葡萄牙國史》大作存世,光憑《葡萄牙國史》一書,便有入東林講學的資格。”
“東林書院的先生都是正人君子,以匡扶社稷為己任,並沒有那般的小肚,便是先生在徐藩臺府上應幕,只是去東林書院互相交流又有何不可?”
看著葉成學一臉熱情,王文龍真有心對著自己拿筆的右手來一巴掌,可別說啥寬宏大量正人君子了,你怕是不知道這群東林黨的正人君子眾正盈朝的時候是什麼景象……
葉成學的熱情他根本沒法推卻,只能安慰自己到了南直隸見機行事,不要和東林黨走得太近。
見王文龍終於答應,葉成學一臉欣喜,他將兩張對子仔細的摺好:“一回南直隸,我便幫先生聯絡,等見到東林書院的群賢先生便知我的意思。”
接著葉成學又叫來書童,很快便取出一包五十兩的大銀。
葉成學:“權作先生潤筆之資。”
王文龍心中感嘆,這年代幫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