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章 獨抒性靈,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無相黃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最快更新 [aishu55.cc]

第130章獨抒性靈

今天眾人討論的戲曲是湯顯祖前兩日專門寄來的劇本《邯鄲記》。

湯顯祖辭官回鄉之後在臨川專心寫作,如今已經創作出《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三部戲曲,再來一部《紫釵記》就將完成他在戲曲史上的不朽名集《臨川四夢》。

《邯鄲記》講的是邯鄲有個姓盧的書生想要出人頭地,他得到呂洞賓所送的瓷枕,枕之入眠,先和貴家小姐結婚,然後又考中狀元,征討吐蕃,歷經艱險,班師回朝,獨掌大權,位極人臣,當了二十多年宰相,享壽八十,坐擁豪宅美妾,膝下兒女成群,最終富貴而終。

盧生睜開眼睛,才發現一切只是在瓷枕上所做的一個夢,而此時他睡下時所煮的黃粱飯還未熟。

這作品是從唐人傳奇中黃粱一夢的故事改編的,湯顯祖的改編入情入理,一下把人帶到作品情境中去。

這年代的讀書人眼裡看到社會急劇變遷,思想也在經歷極大衝突。

原本以為賤業的商人大批崛起,自驕的滿肚才學卻又往往沒有做官機會,社會在飛快改變,讀書人也不禁有無所適從的感覺。

《邯鄲記》這種作品討論的也正是這樣的變遷,在吳山社眾文人的心中難免投下巨大漣漪。

比如此時坐中的席浪仙就是一個苦悶文人。

他年幼時就有才名,從私塾到縣學的老師都誇獎席浪仙是個讀書種子,家中人也以為可以培養出一個寒門貴子。

席浪仙咬牙讀書,全家也勉力支援。

可是席浪仙生在科舉難度不低的湖北黃陂,長在商品經濟飛速發達,民間飛快變化的萬曆年間。

席浪仙年少的時候上一輩的長輩以自己的經歷認為席浪仙只要用心讀書,以後肯定能有一番作為,可等席浪仙長大面對的科考難度卻遠非上一輩人可比。

席浪仙只考中一個秀才功名,後續想要考舉人卻是屢試不中,家中也沒有能力供養他繼續脫產讀書,最後席浪仙只能來到蘇州做一個附庸達官顯貴的卿客謀生。

王文龍經過這幾天的交往已經知道席浪仙就是《石點頭》的作者,筆名“天然痴叟”。

《石點頭》後世流傳的版本是一部短篇小說集,其中描述了很多官場黑暗、魚肉鄉里的險惡之事。

明顯能夠看出席浪仙對於社會是頗有怨言的,但是每一篇文章的末尾卻又轉而宣揚忠孝結義等等十分保守的倫理道德。

整部作品就像是一個十分割裂的人,明明已經處於社會的邊緣,卻強行試圖把自己拉回社會的軌道。

這是大時代之下的必然——時代變化的太快,席浪仙等人身處其中只覺得昨日之是忽然變為今日之非,今日之非又會變成明日之是,不知不覺之中就要被時代所拋棄,不禁不知所措,十分困苦。

他明明從小刻苦讀書,想要經是致用、兼濟天下,但長大之後卻發現自己只能成為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靠吟風頌月掙得衣食的清客。

把生活過成了自己最鄙視的樣子,席浪仙之輩的痛苦由此而來。

在這種情況之下《邯鄲記》之中一切都是黃粱一夢一場虛無的人生觀對於此時文人來說就成為一種逃避的方法。

席浪仙喝的半醉,酒酣耳熱之際他拿起《邯鄲記》的劇本就和葉晝則唱和:

席浪仙扮盧生念道:“我拜為首相。金屋名園。歌兒舞女。不記其數。親戚俱是王侯。子孫無非恩蔭。仕宦五十餘年。整整的活到八十多歲!”

葉晝則扮呂洞賓回答:“你說大丈夫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宗族茂盛而家用肥饒,然後可言得意。如子所遇,豈不然乎?此際尋思,得意何在?”

席浪仙做出一個思考的動作,恍然大悟:“便是呢。黃粱飯好香也!”

葉晝則:“你方列鼎而食。希罕此黃粱飯乎……”

……

徐樹丕的家班打板奏樂,拉出一個【簇御林】的調子。

席浪仙雖然帶酒,但是開口卻音律絲毫不亂:

“風流帳,難算場,死生情,空跳浪。埋頭午夢人胡撞?剛等得花陰過窗雞聲過牆;說甚麼張燈布飯才停當,罷了!功名身外事,俺都不去料理他,只拜了師父罷!似黃粱,浮生稊米,都付與滾鍋湯!”

“哎呀呀,都付與滾鍋湯!”

這一段唱綿長精到,席浪仙聲音悠揚無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折枝

困倚危樓

大祭司重生闖蕩娛樂圈

想成為一條鹹魚

宿主她只想屯物資

苦薇草

太子的小啞巴有劇毒!

尚潯

豪門軍寵:調教小嬌妻

月影青悠

靈醫

灼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