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章 耶穌會士,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無相黃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最快更新 [aishu55.cc]

就在王文龍動身前往廈門的時候,內閣首輔趙志皋去世了。趙志皋可憐啊,請假四年寫了八十多封辭呈都沒被萬曆皇帝批准,最後直接病死在首輔之位上

趙志皋一死,沈一貫自然上位首輔,萬曆又找來沈鯉和朱賡做閣老,組成新的內閣班子。

就看這人選便知道萬曆是能幹活的。

沈鯉,河南人,後來傾向於東林黨,朱賡,浙江人,基本無黨無派,而且沈鯉朱賡都已經閒居山林多年,這回是詔以原官入閣,萬曆皇帝明顯有分化打壓的意思。想要壓制依靠浙黨已經在朝中走上極高地位的沈一貫。

緊接著萬曆又同意沈一貫的奏請,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讓沈一貫獨得一件大功勞。一手平衡之術玩的相當好。

不過這些都和王文龍無關,王文龍在擔心自己的家事,他想去廈門,一說出來李國仙和沈宜修都想跟著去。

兩個老婆都和顏悅色,但是臺底下似乎在較勁,王文龍想不帶不行,只帶一個更不行。

最終王文龍只能帶著兩個女人還有一群布政使司衙門裡頭的吏員一起上路。

歸根到底還是王文龍有底線,跨不過那個坎,對兩老婆都沒辦法。

從福州去廈門走的還是福莆古道,先到達泉州。

王文龍在泉州就接到帖子,卻是本地為了慶祝國朝立儲而舉辦的一個文會,李國仙也在文會邀請名單上。

李國仙是王文龍的妾室,跟王文龍一起出席文會在這年代不是越禮的事情。而且李國仙因為寫了《甄嬛傳》才名早就傳滿福建。

文會地點在本地一個海商的家裡,王文龍同李國仙到達之時來的客人已然不少。

兩人先去見過這文會的主家,一到才知那海商也自同名士交流去了一時找不見人。

王文龍便帶著李國仙在場中一番尋找,終於看見一個熟人,然後笑著走過去。

“鏡山先生,好久不見。”王文龍跟何喬遠打了招呼,然後指指身旁的李國仙道:“這是李二小姐,筆名海中仙,乃是我的妾室。”

何喬遠是晉江人,萬曆十四年進士,辭官回家閒居,求書問字,如今是福建頂級的方誌史學家,海內四君子之一。之前王文龍在高宷手下做幕僚的時候就和他有交往。

在寫出《甄嬛傳》之後李國仙的自信心漸漸增長,如今在名士面前也不會害羞了,她落落大方衝著何喬遠行禮道:“鏡山先生好。”

何喬遠頗為高興,看著王文龍和李國仙兩人點頭笑道:“建陽之才學,海中仙之筆力,果然是天作之合。”

何喬遠說完便轉身給王文龍介紹兩個朋友,他指著一個二三十歲的青年和他旁邊一位老外說道:“這位是張瑞圖,字長公,晉江名士。這位是西班牙傳教士龐迪我。”

張瑞圖打扮寒酸,見到王文龍後,連忙拱手見禮:“靜觀先生之名如雷灌耳,我昨日還在讀先生的《療痾錄》,寫的實在是好。”

“長公之書畫我也是聞名的,先生引碑入草,都說是福建做草書第一呢。先生在泉州講學,我也曾聽過程文,他日定然是高中的。”

張瑞圖聞言謙虛一笑,他今年才三十歲,家世貧寒,從小刻苦學習,因為家中點不起蠟燭,所以每天晚上都到村中的廟裡,就著佛前長明燈讀書。可是家中日子依舊艱苦,此君的才華的確極高,而且學習方式特別,別人是背書,而他直接手抄,抄遍五經子史,一邊研讀一邊練習書法。

早在王文龍還在高宷手下當幕僚時,張瑞圖的名氣就已經響徹泉州。因為他到縣學中讀書的學習方式太出奇,為了做好八股文,張瑞圖每晚選擇書經中的一個題目演繹成文,相當於每天考一次科舉考試,硬生生刷題刷出科舉才華,據說張瑞圖對於八股的做法已經練成條件反射,看到題目腦海中直接能補出八股文的結構。

王文龍記憶中,過兩年他就要考中舉人,然後在萬曆三十五年考中探花。

不過張瑞圖在後世的名頭卻不好,因為他後來投了魏忠賢。甚至入閣成為閣老——全天下魏忠賢的生祠中,大半的碑文都是他寫的。

前世張瑞圖的書法和董其昌並稱為“南張北董”,由於這兩位的私德都不怎麼樣,成功成為了“字正人正”一詞的反面教材。

不過張瑞圖也有苦衷,他是萬曆末年考中的探花郎,在翰林院當了幾年編修出來就已經是天啟年間,當時魏忠賢當朝,而且他離開翰林院的第一個官職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後有了五個大佬弟弟

雲婖歌

阻止反派滅世的正確方法[穿書]

春水醉山

月隱清淺時

星羅洛洛

實習土地爺

地君.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