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看書,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無相黃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最快更新 [aishu55.cc]
第9章看書
五月,從京城傳來的邸報之中傳出訊息——皇帝派太監高宷來監理月港市舶司。
頓時從漳州到建陽,各地計程車紳大戶全都人心惶惶。
一些商賈害怕被高宷盤剝,乾脆收了生意,連市面都蕭條下來。
同時諷刺的是,許多投機者反而覺得找到機會,私下串聯,甚至開始暗中記下哪家大戶有錢,準備到時候送給高宷,帶人去徵稅,作為晉升之階。
五月十日,這年是個暖春,福州的天氣已然十分炎熱。
穿重衣服的體面人,都回早早到屋中,解下衣襟納涼休息。
和尚慧明提著一欄菜飯走進庵中,看見已經下課休息的李洵,笑著道:“今天放學倒是早。”
慧明所在的觀音庵是市集上眾商人一起籌建的廟宇,幾年前市集上的眾人商議,把觀音庵一部分做了學堂,請了李洵來教市集上的子弟一些文字。
此時李洵靠在椅背上懶翻著學生們的描紅,那幾張狗爬一樣的字一看就是糊弄事情,沒有幾個看得入眼的。
他說道:“市面上都怕那高宷怕的如同瘟神一般,十家店鋪九家早落了板,學生也都早早被叫回去了,也不知那高宷真到了福建來,會把我們這地方折騰成什麼模樣。”
慧明把菜籃子放在地上,開啟,卻是兩塊肥豬肉。
這年頭和尚屬於服務業,除非有心修行,不然多半酒肉不忌,最多是在給人家唸經做道場那幾天吃些齋飯。
慧明主持這間觀音庵,受十方的香火,日子相當過得去,同樣害怕自己穩定的生活被打破。
他掇了一塊案板,一邊切著今天做法事人家送的豬肉,一邊自我安慰般說道:“那些太監在山東收稅鬧出這麼大的事情,如今總知道收斂一些,多半不會胡亂做為。”
“只願如此吧。”李洵嘆息著說。
沒多久功夫慧明就把今天的肉切完了放到灶上,和米飯一起蒸起來。
走出廚房見到李洵還在那裡看描紅,慧明無聊,到李洵的桌子一看卻見桌上放著一本叫做《儒林外史》的書。
慧明問:“這是誰家孩子的書?”
李洵抬頭看了一眼那書,道:“還不是銀樓趙大員外家的兒子,這小子買了書居然在課上看,我可不慣他這毛病。”
慧明一笑:“這書好新,他倒有錢。”
從建陽走建水過閩江到福州,全程十分便利,所以建陽書坊小說幾乎是同時就在福州上市的。
李洵的學堂裡頭沒幾個孩子有心讀書,但是在這市集上倒頗有幾戶人家有點錢財,他們家的孩子認得幾個字後也會買書來看,便吸引了一些闖學堂賣書的客商。
可哪怕此時的建陽書刻成本低廉,但是書籍的價格也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一部三國演義要賣二兩銀子,相當於一個普通人兩個月的工資。
整個私塾裡面也就兩三個學生消費得起。
這種貴重東西哪怕李洵在課堂上沒收了,到年節放假時還是要還回去的。不過這段時間卻是可以扣留在房中自己翻看。
慧明拿著書本道:“《儒林外史》,作者王建陽……卻是沒聽過這位先生的名字,書名起的也奇怪,敢不是說的孔聖人故事?”
李洵說道:“我也是新拿來的,沒翻過。”
慧明求道:“左右無事,借我看看。”
“拿去看就是了。”
慧明便翻起那本《儒林外史》來。
慧明多少也認識幾個字,但是要讀完整本書還是困難,連蒙帶猜看了一章,但即使如此,他也不禁擊節讚歎“這周進坐館一段寫的真是好,有意思,彷彿小說裡的人都是活的。”
不一會兒卻見是李洵批完了作業也湊了過來看書。
見他看的快速,慧明索性把書本交給他,哀求道:“你老爺看書,也念幾個字與我和尚聽聽。”
李洵一笑:“晚上的豬肉卻要與我同吃,再不要拿一碟老青菜來糊弄人。”
慧明點頭,李洵這才拿過書本搖頭晃腦的唸了起來。
“那鄰居直尋到集東頭,見范進抱著雞,手裡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東張西望,在那裡尋人買。鄰居道:範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舉人,報喜人擠了一屋裡。范進道是哄他,只裝不聽見,低著頭往前走。鄰居見他不理,走上來,就要奪他手裡的雞……”
聽李洵唸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