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在霸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章 北狄黎部,大梁武官,君在霸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要迷惑北狄人,那麼做戲做全套。 為了掩護兩萬馬軍突襲狐岐山谷口,整個西路軍立刻便行動了起來。大量斥候向著北狄黎部深處傾巢而出,同時各支以騎兵為主的部隊也枕戈待旦。 這一異動很快便被在西路軍四周活動的北狄斥候所探知,有關於梁軍的最新東向很快便被傳遞到了黎部萬戶赫連勃勃那裡。 而作為此時黎部留守的最高軍事長官,與一眾憂心匆匆的部下不同,赫連勃勃聽到西路軍的最新動向時,不僅沒有任何擔憂,臉上反而還露出了微笑。 身邊的一眾手下立刻便有人驚訝道:“大人,何故發笑?” 揮退了彙報軍情的手下之後,赫連勃勃掃視了一下憂心匆匆的部下,開口道:“僅僅以我黎部一部,便能夠將南朝的整支西路軍數十萬兵力徹底牽制在草原上,這難道不是讓人高興的事情嗎?” “可是,我部越冬的糧草尚有很大一部分缺口。如果對方數十萬兵力一直遊蕩在我黎部範圍內,牧民們後續的越冬糧草儲備就將無法繼續下去。一旦寒霜降臨草原,到時候百草枯萎就徹底晚了!”對於是否能夠牽制住梁朝的數十萬兵力,黎部的不少人雖然在意,他們更在意的卻是自己部落的生死存亡。 不同與南方的鄰居大梁,北狄此時依然主要以遊牧為主。在冬季徹底降臨之前,為了保證蓄養的牲口能夠安然越冬,牧民們必須提前儲備夠足量的越冬牧草。否則,一旦牧草儲備不足,在萬物枯萎的寒冬期,找不到食物的牲口就要大量餓死。 作為所有牧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一旦大量牲口死亡,那麼來年餓死的就要是損失了牲口的牧民了。不要想著北狄能夠像農耕民族一樣,一旦治下的百姓遭受天災,國家便會出面賑濟。 用一句俗話概況,那就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不僅僅是黎部本身,就是王庭所在的日連部,也不會有太多的多餘存量。各個部落想要順利渡過草原上的冬天,更多的還是要依靠自己部落。 赫連勃勃作為黎部萬戶,土生土長的草原人,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些事情。不過作為北狄高層的他顯然要比黎部的其他人看得更遠也看得更透。 “此次大王率五十萬步騎南下寧安堡,耶律休哥率二十萬步騎進攻南朝河東路。本萬戶想要問問諸位,我們北狄一共能有多少兵力?”赫連勃勃並沒有直接回答手下的擔憂,而是向著眾人問出了一個看似並不相關的問題。 聽到赫連勃勃的問題,知道一些北狄實際兵力情況的人不由自主地開始在自己的腦海裡計算起來。可是還沒等他們計算出具體的兵力,赫連勃勃便緊接著繼續開口說道:“除了大王之外,即使是我們這樣的萬戶也並不知道實際數量。 但是以我本人掌握的情況,我可以告訴你們,即使滿打滿算,整個北狄可以抽調的兵力也不會超過百萬。 一百萬去掉七十萬,就還剩下三十萬。 這剩下的三十萬部隊中還多以二三線部隊為主。 你們可以想象一下,一旦此戰戰敗,七十萬大軍如果折損殆盡,那我們北狄即將面臨怎樣的局面。 二十年前的腥風血雨,我相信你們至今應該仍然記憶猶新。 上次戰敗,我們北狄僥倖能夠逃過一劫,但是此戰一旦戰敗,等待我們的必然就是亡國滅種。南朝擅開戰端之前,便已經上下達成一致,經此一戰徹底滅亡我北狄社稷,讓我等北狄蠻胡數十年內不敢南下牧馬! 真要是到了那個時候,就是我們黎部提前儲存夠了越冬的草料又能如何? 本萬戶雖然不喜歡梁人,但是卻很喜歡他們的一句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此戰,即使賠上我們整個黎部,我們也要把對方死死地拖住!” 二十年前的寧安堡一役是埋藏在所有北狄人心中永遠的痛,伴隨著隨老北狄王南下的六部精銳損失殆盡,北狄內部瞬時便烽火四起,慘烈的相互廝殺幾乎將整個北狄徹底拉入深淵之中。 如果不是東胡東向,即將攻破王庭之時,如今的北狄新王挺身而出,以區區兩萬騎兵擊破對方三十萬大軍,現如今的北狄怕是早已成為了草原上的歷史。可是此戰的慘烈卻是讓包括如今的北狄王也至今難以釋懷的。 在外人看來是力挽狂瀾於既倒,扶之大廈於將傾的傳奇,但是背後卻是參戰的兩萬北狄騎兵最終戰死一萬八千七百三十三人,僥倖活下來的兩千三百五十二人也人人帶傷。其中,親自率軍衝鋒的北狄王更是身被數十創,幾乎差一點就沒能夠活下來,而伴隨其從小長大的三百親衛隊更是僅僅只活下來了十一人。 不過此戰過後,東胡三十萬東侵大軍全軍覆沒,也給了北狄得以喘息的機會。待到北狄王日連赫赤掃平不服,北狄才終於艱難地走上了崛起之路。 一想到戰敗後可能到來的悲慘境遇,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被深深的恐懼所包圍。沒有一個人再想回到當初那個朝不保夕,滿是腥風血雨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頓時前所未有地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吳掌櫃

陶人張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