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阿貝多在達達烏帕谷
赫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章 阿貝多在達達烏帕谷,原神:帶領丘丘人走向復興,赫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飛艇在達達烏帕谷降下,阿貝多看到飛艇上的傷員被不斷送到誓言岬的軍事醫院或者面向全民的衛生院。 但眼尖的阿貝多發現,在一群傷員中有一名傷員非常突出,其他傷員不是用擔架抬就是被其他士兵扛到最近的緊急傷情處理點。 唯獨那名傷員直接用上少見的擔架車並直接往衛生院的緊急治療室推,而負責運輸的則是來不及換防計程車兵,一邊推一邊驅趕旁人。 “讓一讓!讓一讓!” “那不是琴嗎?她怎麼會變成這樣?”還沒等阿貝多上前詢問,旁邊一個尖刀部隊計程車兵跑過來找到他。 “阿貝多老師,裝甲車又出問題了,還麻煩您幫忙處理。”那個士兵跑到他面前,不卑不亢地對著他敬禮。 根據合作協議和之前暗殺的報酬,阿貝多、砂糖、蒂瑪烏斯等鍊金術師被派往達達烏帕谷指導紅鋼鍊金術發展。 砂糖被科研部調到風起地負責培育優質種子,阿貝多和蒂瑪烏斯則參與了涉及軍工的鍊金術。 為了紅鋼的發展,軍事部組建了一支平戰結合的工程部隊——2023工程部隊 該部隊在平時參與社會建設,戰時作為負責軍事工程保障建設工作。其部隊承擔著架橋、爆破、建設、測繪、排險等任務。 為了加強作戰能力和開展相應實驗,桑德森根據凌東提供的書籍資料和阿貝多等鍊金術師協同,試圖把書上的裝甲車復刻出來,只是過程充滿了曲折。 為了造出裝甲車,科研部和軍事部前前後後失敗了十幾次。 首先是執行時需要的引擎,為了保證能源充足,選擇了柴油。 科研部利用從阿貝多那邊定製的提煉裝置,將原油加工成柴油,但提煉裝置的提煉效率極低,導致軍事部還不得不上雪山找更多的原油。 搞定完能源就是材料,為了造出這個“鐵憨憨”,軍事部制定的標準簡直是要把科研部所有人的頭髮薅光的節奏。 材料要求高強度、低密度、耐腐蝕、易生產、耐高低溫、安全性高 總結下來就是:要抗打、足夠輕、生產成本低、能在大部分環境下安如磐石。 除了阿貝多皺了眉頭外,科研部所有人都對軍事部的人表達了“最為親切的問候”。 但就算造出來了,第一版也屬於能跑就行的實驗型號,在風起地那樣的平地還能勉強龜速爬行,但凡地形有點起伏就焉了。 於是搞到現在,包括阿貝多也懷疑以現有技術能不能把書上那麼玄乎的東西造出來。 當阿貝多趕到誓言岬後,看到參與實驗的裝甲兵不是暈在地上就是扶在旁邊嘔吐。 “怎麼回事?”阿貝多詢問桑德森,而桑德森左眼上有個黑眼圈。 10分鐘前 “先輩1號,第14次實操模擬開始,第5裝甲兵小隊迅速就位。”桑德森話音剛落,5名士兵鑽進了一臺酷似去除炮塔的坦克的機器。 隨著引擎的轟鳴,測試開始,第五裝甲兵小隊的噩夢開始了。 首先,為了減輕重量和縮小體積。乘員室沒有設定隔間,人和引擎都是放在一起的。 這就導致乘員不但要忍受引擎的噪音和廢氣,還要小心自己的背部會不會和引擎來個“親密接觸”,高溫的引擎貼在背上可比拔火罐還來勁。 其次,為了保證乘員的“安全”,所有人都是待在封閉的乘員室,射手都是待在裡面使用射擊孔上的機槍。 這就導致了乘員室的溫度直逼50℃,而且機槍的噪音讓所有人不得不帶上耳塞。只要開上個半小時,裡面的乘員都是耳鳴加滿頭大汗的狀態。 “好熱啊!” “這引擎的聲音怎麼這麼大!” “我耳朵要聾了,機槍停一下!” “咳咳咳…什麼味道?” 原本30分鐘左右的測試因為先輩1號各種反人類設計導致不到10分鐘就因為乘員各種不適和突然的機械故障而被叫停。 “噦——” “咳咳咳,總算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了。” “好暈,讓我歇會” “你說啥,聽不見!” 所有乘員不是因巨大的噪音而導致聽力受損就是吸入裡面的廢氣感受了一次工業革命的味道。 所有參與實操模擬計程車兵都對先輩1號深惡痛絕,不管是駕駛還是乘坐甚至僅僅是簡單的維修都讓人不好受。 用裝甲兵的話來說,沒人能馴服這頭金屬野獸的人,凡是從它身上下來的人就跟被撅了一樣痛苦。 參與這次機械設計的桑德森也不止一次被士兵問候母親,甚至剛才左眼還被捱了一拳,因為他就是主導坦克架橋車的設計。 誓言岬 阿貝多來到達達烏帕谷後藉著指導鍊金術的機會從公開圖書館借來不少書自學了不少機械專業的知識,很快判斷出問題。 問題主要出在結構不合理和能源轉換效率過低的問題,但要是用阿貝多的話形容就是——一個天生的無可救藥的畸形兒。 先輩1號作為一種實驗型機動車輛,除了能充當移動掩體外毫無作戰價值。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