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下北澤的過去(下)
赫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章 下北澤的過去(下),原神:帶領丘丘人走向復興,赫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個人一邊走,一邊聽著下北澤的歷史。 下北澤衰落以後,不少人要麼背井離鄉,要麼自殺,但更多的人和失去神之眼的人一樣,變得瘋瘋癲癲或者一蹶不振的。 所以長期以來這裡被當成一個“精神病院”處理,堪稱稻妻版的“聖伊麗莎白精神病院”,一般不少犯人都是直接被流放到下北澤。 18年前,下北澤天降猛男,一個男人來到了這裡,面對下北澤一地的爛攤子,他很快承擔起了復興下北澤的偉任。 他先是自稱自己是活了歲的【雷普將軍】,比巖王帝君他老人家還長壽。 然後他在眾人的目光下,一邊痛斥鎖國令和眼狩令給國民帶來的痛苦,讓各位不能忘記幕府的“大缺大德。一邊宣佈自己將帶領所有人光復下北澤,好時代,要來力。 毫無疑問,這不像是碳基生物能整出來的活。一個男人,自稱【雷普將軍】,還活得比巖王爺他老人家久。按道理來說,所有人會把他當作一個已經精神崩潰的傢伙。 但奈何當時下北澤群龍無首,反正這是一個沒人願意接管的爛攤子,幕府覺得有一個人管一群“瘋子”反而是件好事。 經過喬伊調查,這個自稱【雷普將軍】的“硬核狠人”是田所浩二,剛來的時候年齡可能是24歲,是學生。 但他的出生年齡、地址等資訊都無法查詢,而上面的資訊還是來自一個商人模糊的記憶。 一開始,沒人在乎,很多人願意把他當作一個樂子。 畢竟那時的下北澤用高情商的說法就是,下北澤這段時間的日子過的不太好。用低情商的說法就是,鎖國令以後,下北澤人民就TM不知道什麼是好日子。 當所有人把他當笑話,認為他沒過多久就消失在大眾眼光時,事情毫無意外地出現了意外。 過了一段時間後,下北澤人民發現眼前的【將軍】並不是一個譁眾取寵的人,而是認真地想拯救下北澤。 自從他發表“獨立宣言”後,田所浩二每天都會巡視下北澤,一旦看到下北澤的公共設施有損壞,他就召集眾人嘗試維修。只是大多數情況都是他一個人修好的,不管是修橋補路,還是開山鑿井。 除了學雷鋒做好事外,田所浩二還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每天在街上拉著無所事事的熊孩子開展義務教育。 那些熊孩子也是閒著,還真的認認真真地坐在田地旁邊聽他講課,開創了稻妻的義務教育的先河。 在田所浩二的一己之力下,下北澤環境逐漸改善,人們的矛盾也在他的調解中得以化解,人們逐漸發現,有個【雷普將軍】似乎不是什麼壞事。 漸漸的,他的稱號從“瘋子”變成了【雷普將軍】,無論男女老少,所有人都會帶著敬意稱呼他為【雷普將軍】。 除了開展大生產運動、義務教育外,他還提出了一系列在稻妻看來,堪稱前衛的主張。 比如加強中央集權,削弱三奉行的權力。 建立人民監督委員會,用人民的力量阻止幕府的可持續性竭澤而漁。 反對戰爭,促進海只島和幕府和平往來。 意見很好,可惜有一點瑕疵,那就是都被反抗軍和幕府華麗麗地無視掉了。 在治理方面,田所浩二的方法論很簡單,和幕府反著來。按照他個人的想法,現在的幕府就是一群棄明投暗的蟲豸,只要我反著來就一定沒事。 然後,下北澤成立了一個迷你版的集權政府“人民互助會”,其屬下還分有三個部門。 雖然和幕府一樣分別負責治安、財政、文化三大方面,但不一樣的是,下北澤最高權力機關“人民互助會”對基層權力的控制力比較強大。 再加上他本人對反腐的力度,因此下北澤的“互助會”成為鳴神島中少有的廉政的行政組織。 當然,除了“光復”下北澤外,反幕府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起反抗軍非(常)暴力不合作,下北澤的抗爭完全就是另一幅畫風,準確來說,主要是靠膈應人,比如花式抗議修建雷神的神像。 一般來說,在鳴神島上,除了紺田村那種小村子,只要是一個稍大點的人類聚集點,幕府都會要求基層自行修建或者直接發錢修建雷電將軍的神像以表達對永恆的追求。 但到了下北澤這邊,下北澤人民不是哭窮就是下次一定,總之就是,不行。 後來九條裟羅親自下場,下北澤這邊進行了幾次漢弗萊式廢話回答後,下北澤人民才勉勉強強地拿著幕府的錢幹活。 然後拿到錢的他們……轉手按照田所浩二的樣子修了個又高又大的【雷普將軍】的神像。 第二天,九條裟羅路過時,看到【雷普將軍】的神像時差點氣個半死,她抓了一個農民問話。 “這是誰?”九條裟羅生氣地指著前面近5米高的神像大聲質問。 “這是我們的【雷普將軍】,九條大人。”眼前的農民不卑不亢地回答。 “雷電將軍呢?”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