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9章 老楊的往事,魘醒,睡不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封偉苦笑,站起身來。 眼前這位老人身體實在太脆了,脆弱到讓人不禁為智慧教團的未來擔心。 看著情形,估計教長大人支撐不了幾年了,如果這唯一的半靈去了,智慧教團還能不能繼續潛伏在智慧議會中...... 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啊,一定要抓緊時間,儘快成長起來,在失去組織的庇護前獨立起來......封偉心下盤恆了一陣,微微嘆了口氣,展開沙發上面搭著的毯子,輕輕蓋在睡著的教長大人身上。 不過,就在他邁步離開的時候,瞥了一眼教長剛剛在黑板上書寫的內容。 黑板上,是一長串用點線描繪的複雜分子...... 封偉不禁駐足。 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圓圈無疑代表著原子,而中間的線,則是代表著原子間作用力的彼此聯絡... 雖然紛亂,但是從整體上看,還是能發現所有原子按照固有的規律排列組合,形成並不斷重複的螺旋結構。 這是......封偉心下猛然一驚。 這不是DNA的雙螺旋結構麼! 教長大人剛才說,他這幾年致力於推演鐵民繁衍的生物本質...原來,就是在研究DNA的分子空間構型! 他正在模擬“因子”的分子空間構型...“因子”是這個世界的說法,等同於上輩子的“基因”。教長的能力是看到微觀世界,相當於一架人型電子顯微鏡,也正是使用這個能力才能初窺到DNA的分子結構。 在上一世,DNA雙螺旋結構便是由電鏡衍射試驗得出的,在1953年......也正是因為這個發現,使得基因研究正式進入了分子層面,兩位發現者更是在1962年獲得了諾貝爾獎。 封偉頓時放棄了返程的念頭,回望了一眼仍在熟睡的教長大人,駐足查閱黑板上的內容。 雖然他上輩子中學便輟學打工,但是基本的化學知識還是有的,來到這一世後更在契約能力的幫助下掌握了博士級別的理化水平。 雖然這個世界的科技水平只相當於上輩子民國後期,但是別忘了,聯邦自然科學院連核彈都已經能造了—— 這和上一世的歷程差不多,曼哈頓原子彈計劃也1945年完成的。 狹義相對論更是早在1905年便已經提出... 總之,羅迪尼亞大陸的科技水平還是很高的,對於已經就讀博士學位的封偉此來說,有機分子空間結構這種層次的內容自然不在話下。 只是,隨著他的觀察,卻是發現了黑板上有許多錯誤。 雖然整體上已經有了DNA雙螺旋機構的雛形,但是在細節處還是有諸多原子位置錯誤,尤其是核苷酸彼此連線的嘌呤和嘧啶部分... 稍稍想一想,封偉就大概明白了出現錯誤的原因。 教長大人在用“微視”能力在微觀世界看到的DNA分子,但是,能力畢竟達不到原子層級的水平,在微觀世界裡,有機大分子的三維構成又是龐雜無比——即便能夠看到一個模糊有機大分子影像,但是能將之精確抄錄下來便已經是在勉勵而為,更何況還要根據看到的結構去揣測共價鍵和離子鍵的連線...... 這就像給你一個上帝視角,讓你去看銀河系的某個部分,要求將看到的恆星行星等等海量星球的位置準確地在紙上描繪出來,而且還要逐個確認星球的空間運動規律——原子分子層面的微觀世界執行規則如果放大到宇宙級別的宏觀領域,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總之,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高中生物課本上的DNA分子構型給出的極為簡單,近乎達到一目瞭然的程度,但是別忘了,真正得到這張圖可是讓科學界大費周章,直到1953年才徹底弄清DNA的化學本質,甚至晚於原子彈出現近十年...雖然科學界早就證明了DNA是生物的遺傳物質。 不,羅迪尼亞大陸不叫DNA,叫因子。 沒想到啊,教長大人竟然這些年一直在研究DNA......不過也對,生物本就是化學嘛......封偉思慮一番之後,心下轉為狂喜。 對於他這個穿越者來說,DNA分子構型這種東西,清清楚楚地寫在上一世高中生物課本上。 答案已經有了... 雖然他上輩子沒上過高中,但是作為傳統科幻的撲街作家,他沒少自學東西,其中包括高中階段的基礎知識,對於DNA這種現代生物學的綱領性內容自然記得極為牢固。 更不要說,他這一輩子已經是博士。 封偉緩步走到黑板前,將教長老者書寫的滿滿一黑板東西擦掉。 他閉上眼睛,極為緩慢第撥出一口濁氣,回憶上一世的答案以及這一世學過的知識,並將兩者之間不同命名的細節打通。 睜開眼睛,他抬起手,在黑板上重新描繪...... 空曠的辦公室內,陣陣粉筆書寫的摩擦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