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魚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必須大幹,科技丶超級工廠,大章魚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甘井子村的村長,叫做陳中和。 今年65歲。 任職甘井子村村長二十年。 這麼多年,在別的村大幹快乾,上各種專案的西部農村,陳中和沒有被花花世界迷惑,而是一直帶領甘井子村。 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作物。 油菜花! 事實證明,最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致富方式。 在別的村, 各種專案成了一堆爛攤子的同時,甘井子村的油菜花,一年比一年擴大規模,村裡的荒地,都被開墾出來。 陳牧父親,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了餘錢, 開辦了真龍機械廠。 可以說,陳中和雖然沒有參與真龍機械的建設,但對這個村裡的企業,卻有著建設性作用。 以前,陳牧父親經常來找村長嘮嗑。 也從村長處, 得到了一些經驗。 陳牧接手工廠後,也延續了父親的這個習慣,包括尋找國外客商,就有老村長的主意。 可以說, 兩人既是一族同宗的親人,也是忘年交一般的朋友。 隨後走進村委會。 陳中和自去拿了茶葉,給陳牧跟葉小蘭分別泡了一杯。 開口。“小牧,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說說吧,又有什麼困難了?” “村長爺爺,我準備擴大真龍機械廠的經營規模。” “嗯,是應該順勢而為。”陳中和輕輕許一口熱茶,“現在,機械廠順應了天時、地利、人和,向前走一步,就是廣闊的天地。” “村長爺爺,你有什麼建議?” “我一個老頭子,跟你們年輕人思想可脫節嘍,不過,按照我們老一輩的傳統,要想建好高樓,首先打好地基。” 稍稍沉吟。 陳中和繼續說下去。 “擴大生產是必須的,但機械廠的未來要考慮全面,資金、訂單這些是明面上的,你應該能想到,最主要的是,管理要跟上,小牧,你還年輕,管理班子的建設,要及早考慮啊。” “村長爺爺,這也是我來這裡的一部分原因。” “你是想,要你陳三叔來幫你?” “是的,村長爺爺。”陳牧笑著點頭。 陳三,是陳中和的兒子, 在家中排行老三,全名叫做陳紅兵。 雖然輩分上陳牧叫他叔叔, 但實際上,陳紅兵只比陳牧大了三歲,今年只有二十三歲,也是村裡跟陳牧考上大學的唯二大學生。 學的是經商管理。 畢業後,陳紅兵進了一家國營工廠。 不過,按照他的資歷,也只是從車間打螺絲開始幹起。 有幾次,陳紅兵想要回來,跟陳牧經營機械廠,都被陳牧拒絕了。以前,機械廠還不太穩定。 現在,他覺得條件成熟了。 “可以,晚上我就給老三打電話,讓他回來。”陳中和點點頭,“另外,還需要鎮上批一部分建設用地對吧?” “村長爺爺,跟你聊天,我都不用動腦子。” “你小子,就會給我戴高帽子,批地的問題,我昨天已經跟鎮上提了一句,估計,今天該有訊息了,我打個電話問一下。” “麻煩村長爺爺了。” “等著。” 陳中和拿出電話,撥了一個號碼出去。 然後, 僅僅過了十幾分鍾,政府的車,就在村委停滿了整個院子。 不僅鎮政府,連縣政府,縣長的車也來了。 最少七八輛車,十幾個人,一起擠進了村委會。 村委會的辦公樓,是上世紀知青年代建設的,距離如今早就過去了幾十年,屋子狹小。 以至於,十幾人全部進來,落腳的地方都沒了。 “老陳啊,我們這兩天,縣裡一直在開會研究,真龍機械廠的擴產計劃呢。” “真龍機械廠,必須大幹快乾,這是咱們全縣唯一的希望。” “陳村長啊,我建議你跟陳廠長,要將眼光放遠一點,咱們這麼好的螺絲,非得賣到全世界去,鷹醬制裁個毛啊。“ “今天上午,我看了真龍機械的直播,唉吆喂,作為鎮長,我那個激動的心,就等著你們擴大規模了。” “來來來,我們研究一下,三千畝地夠不夠,不行的話,咱們就五千畝地。” “陳村長,陳廠長,我先把話放在這裡,新批的地,免除三年的使用費,另外,我們還在跟市裡申請,免除機械廠的三年利稅。” …… 陳中和的電話, 彷彿捅了一個天大的馬蜂窩。 來到甘井子村的,一個個都是以前見不到的領導。 而且, 按照領導們的意思,真龍機械廠,最少要擴大百倍以上。 至於用地? 沒問題,甘井子村的地不夠,可以從別的村徵地嘛。 反正西部農村的地,又不值錢。 在一眾讚美跟起鬨聲中。 陳牧當然沒有被領導們畫的大餅吸引,依舊按照系統提供的施工圖,要了一千畝地的規模。 這個規模並不大。 但二級工廠的用地,已經足夠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