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ZCL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梨樹衛城防,人類外史,雨田ZCL,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待晉國斥候走後,眾人對於明非的做法有的不理解有的表示讚許,劉策拱手施禮笑道: “大人英明,如果扣下這名斥候必會引起晉軍的警惕,反而放了他不僅無足輕重,還可能收服此人的心,日後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動搖晉軍的其他斥候,對我梨樹衛百利而無一害。”明非笑道: “劉主簿聰慧,用你做我的主簿我很放心。”劉策道: “大人過獎了。” 明非看著城牆的修葺十分滿意,他站在城牆的垛口邊望著遠處的青山綠水和萬頃良田,臉上洋溢著笑容,隨口問道: “劉主簿,修葺城池的餉銀可還充足?如果不夠,你擬出預算,我們再撥付就是了。”劉策笑道: “夠了夠了,您此次查抄貪官汙吏的財產除了修葺城池的費用外,即使朝廷兩年不給我們撥付餉銀也足夠支用了。”明非道: “貪官汙吏實在可恨,居然貪汙這麼多錢,不但修城用不了,連日常用度也能支撐兩年,真是令人咂舌。”劉策道: “只是,大人可曾想過,按理說您是沒有權力支配這些錢的,將查抄所得登記造冊上交給上級軍所,再由軍所呈報朝廷的,更何況您這次殺了中書令的外甥,我們大家都很擔心你。”明非道: “我知道你們擔心我,但是梨樹衛如果再不整治就徹底完了,晉軍一旦來攻,還能指望這些兵能打仗嗎?到時候必定生靈塗炭,至於中書令的外甥,哼!皇太子也不行,我的眼中只有天下蒼生。” 明非這一番言論,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甘多施禮道: “沒想到大人有如此魄力,如此愛民如子之心,我等當誓死追隨大人報國安民。” 明非點點頭拍了拍甘多的肩膀,繼續望向城外,李木說道: “我自是知道兄長大仁大義,但我們也要做好準備,一旦朝廷降罪該如何應對?”明非道: “我沒想那麼多,隨機應變吧,但我相信,在朝廷降罪之前,我們可能會首先面臨一場硬仗,如果能打贏,或許會成為與朝廷周旋的籌碼。”李木道: “明非兄何以見得晉國這麼快就能打過來?”明非道: “我是猜的,當然也有根據,以我對花花君子的瞭解,得知我已經到了梨樹衛之後一定會趁我立足未穩就來攻打,如果他知道梨樹衛改變這麼大,根本等不到兩個月以後的今天便會緊急調動兵馬來攻打了。”李木道: “沒錯,此人聰明詭詐,如今,梨樹衛的情況已經被他摸得差不多了,發兵之日或許真的不遠了。”明非道: “是啊,所以我著急,抓緊操練兵馬,打造兵器,修葺城池,為的就是到時候不會被打的措手不及” 明非一邊說一邊似乎又想到什麼,他指著遠處問劉策: “劉主簿,梨樹衛周邊水稻田的糧食是歸朝廷還是歸我們梨樹衛啊?”劉策笑著回答道: “大人,您別忘了,我們梨樹衛是軍事單位,財稅糧賦都是由地方管的,到了秋收的季節,咱們這的糧食就由所屬的縣尉大人徵收了。” 明非的臉上露出“邪魅”的微笑,又指著遠處說道: “劉主簿你看,我們梨樹衛可是一塊風水寶地,三面環山一面水,中間大平原,這像什麼啊?裝米的鬥啊,裝進鬥裡的米哪有再往外倒的道理啊。” 眾人聽完哈哈大笑,李木好不容易止住笑,指著明非說道: “沒想到啊,明非兄也有耍無賴的時候,你莫不是已經打上這些稻米的主意了吧?”明非道: “知我者,李木也。”劉策道: “大人,真要把這些糧食留下,我們可就發達了,正常的年份,這裡出的糧食足夠3萬兵馬吃一年半的了。” 明非簡直不敢置信的問道: “3萬兵馬吃一年?”劉策回答道: “大人,您沒聽錯。” 明非點點頭,再次望向遠處綠油油的水稻田,說道: “如果晉軍來犯,一定要儘量保護好這些稻田不被踐踏。”劉策道: “水稻田還好,田地裡都是水,馬也好,人也好,一般不會下去踩踏,況且,這個時候的水稻已不是幼苗,相對來說經得起踩踏。”李木道: “是啊,這要是麥田就難說了。”明非點點頭又說道: “那就好,之前我們討論過梨樹衛的城防問題,眼下我想知道,我們梨樹衛周邊的地形對於城防的影響,這三面環山一面環水自然是天然屏障,東西北三面是山,南面是梨樹泊,敵人要想來犯,從梨樹泊進軍是不可能的,畢竟梨樹泊都在朝廷與代國的管轄範圍,晉軍必須打下梨樹城才能瀕臨梨樹泊,而西面是我們通往中都的狹窄山路——緞帶谷,北面是撥雲關,東面則是層巒疊嶂,幾乎無法逾越的陡峭大山,也就是說,晉軍的進軍路線基本可以確定是撥雲關方向。”甘多道: “大人說的不錯,其實這梨樹衛無論從防衛還是從物產來看都是一塊風水寶地,說到物產,糧食和漁獲甚至果蔬都可以自給自足,說到防衛,如果撥雲關在手,再把緞帶谷封住,梨樹衛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可惜的是,朝廷奸佞作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