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杯子風波
境由心轉88zp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杯子風波,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境由心轉88zp,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022.9.25 “不就是買一個杯子嗎?下次把需求弄清楚,及時買到,滿足了你的需求不就行了嗎?幹嘛不依不饒的,非要討個說法呢?” “這孩子,真不懂事,媽媽那麼多事情,是會忘記的,你就不能共情一下?你多理解下父母不就行了嗎?” “就是個杯子,多大一點兒的事情,還吹毛求疵的,怎麼這麼小心眼?一點兒都不大氣!” ------------------------------------------------------------------------------------------------- 杯子風波! 一兩週之前,兒子打碎了一個玻璃杯,家裡還剩一個,他說要再買一個。當時,我就選擇了要買的,放進了購物車裡,想著問問兒子他的意見,反正家裡也有,他也不急著用。我是這麼想的。 今天,兒子問起這個事情,得知我還沒有買。 接著,兒子開始和我理論了,“我至少和你說了一兩週了,你為啥還沒有買?” 我說,“我想著給你看看這個樣式行不行?” 兒子說,“杯子能有啥樣式?那你給我看吧!” 結果我又找了半天,因為購物平臺很多,我都忘記自己在哪裡選的了,找了半天終於找到了。其中,兒子表示懷疑我是不是臨時剛找的,不是之前存好的。我和他解釋了半天。 後來兒子問,“你打算什麼時候買呀?” 我說,“我本來想著你反正有杯子可以用,一個月之內買就行。” 兒子不依不饒,“你看你又沒有給我看,要不是我今天問你,你自己都不記得了吧。” 我說,“我放到購物車裡了!” 兒子爭辯說,“你放進購物車裡,你自己都會忘記的。” 好吧,確實是,我直接承認:“是的,確實有可能。” 接著,兒子繼續吹毛求疵,進行不合適的類比。“哪有這樣的?下回你讓我買個東西,我就一個月之後再買。” 我想說話,但他比較激動,我根本插不進去,好吧,我就聽著,你說吧。 他激動地說上了一會兒,反過來調過去地說,無非就是表達了我沒有及時按照他的需求馬上買杯子。 我說了一句,“我並不清楚你是馬上要,你需要讓我知道啊。” 兒子又槓上了,“不是我要說,而是你要說。如果你一個月後才買,你至少要問我一下啊,而不是我問你啊。以後你讓我做什麼,我也一個月之後再做,我也不告訴你一聲。” 我承認,他說的也有道理,但是不想他在裡面掉進一個牛角尖裡出不來,以往他就會抓著我做的不合適的點猛說。 另外,我也不就他提到的不合適的今後他要怎樣做的方式做任何回應,以往我就會回應,結果把自己推進了一個很難繞出來的大坑裡,因為事情越扯越多,到後來根本理不清楚,簡直混亂一片。 於是我把對話拉回到重點上來,“好的,我知道了,我承認,我沒有及時瞭解到你的需求,是我的問題。而且,你是對的,我放在購物車裡我是有可能忘記的。” 當我表達完這個,兒子沒什麼要說的了,有點哼哼唧唧,但是就進屋了,雖然進去的時候仍然聽到門有一點使勁兒關上了。 我立刻就準備去買杯子,還是想問兒子的意見,於是就敲了敲兒子的門,他有點兒沒好氣地問“啥事?” 我說,“買兩個還是買一個呀?” 他說,“既然你沒買,就買兩個吧!”此時,我聽出他的話已經平緩了很多。 ------------------------------------------------------------------------------------------------- 接著,我一邊做家務,一邊想著這事兒,於是就冒出來本文開始的三句話!那應該是成人經常有的想法,我過去就會這麼想! 但我同時還想到,高中的孩子就開始進行思考力的發展了,他們開始要發展出自己的思考,要能夠思辨,要能夠讓自己的思考逐漸地清晰。 雖然說,孩子在高中的課程就是支援他們思考力的發展,在學校裡和同齡人的社交,以及和老師的交流和問答都在鍛鍊他們的思考力。但是,生活中這樣的機會其實也是很多的。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偏偏就要和你不依不饒,就要和你爭個你死我活! 只是,家長們,有沒有這個精力,有沒有這個耐力,有沒有對孩子的理解,從而和他進行這樣的過程。如果可以,孩子也會有個體驗,過程往往不會是開心愉快的,通常是充滿著鬥爭和思辨的。但是,我覺得,是會對孩子理清自己的思路,清晰自己的想法,聽到他人的角度有一定的幫助的。 但是,如果父母很累的話,沒有精力和孩子進行思辨;或者,父母一開始已經陷入了這個孩子怎麼這麼樣的判斷時,那麼就不如快速地結束這場對抗,儘快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