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吃粽子,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後鄭夫子又給學生講述屈原投江的故事,特別是《楚辭·離騷》中的“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著學子說:“學習的道路又遠又長,無邊無際,為師希望你們就算不讀書了,也要保持一顆學習的心。” 聽到這話,孫山大為感觸。活到老,學到老有異曲同工之妙。 孫山想著就算考不上秀才,也要保持一個學習的心,探索的心。 鄭夫子對著學子說:“好了,端午節的由來也告訴你們了,屈原的生平故事也告訴你們了,今天的課業,就是以端午為題,作一首詩。明天交上來。” 看了一眼孫山幾個:“你們三個不需要,把今早學的字抄寫10遍,明天交上來。” 師兄們聽到要作詩,個個哀嚎,孫山三個捂著嘴巴笑,抄寫不用夫子說,也知道是作業。 至於作詩,為師兄們默哀。因為要是做不出來,或者做得太過離譜 ,鄭夫子會打板子,真打的那種,嘿嘿。 鄭夫子看時辰差不多了,就帶著學子回鄭氏學堂,今天的野外遊玩,非常完美的結束。 要不是鄭夫子說,大家也不知道大坑河的名字由來,也不知道端午節能有如此多的活動舉行。在大山外面,是不同的世界。 回到學堂,還未放堂,孫山三個到小池邊練字。 一邊練一邊回憶今天的端午遊。 德哥兒笑著說:“山子,過兩天端午節了,學堂放不放假?” 孫山知道放一天假,因為師兄們早就說過了。 楊清北替孫山回答:“聽說放一天,阿德你去哪裡玩啊?” 德哥兒翻了個大白眼,撇了撇嘴巴說:“夫子肯定佈置課業,可沒時間玩了。” 孫山震驚德哥兒的高覺悟,竟然為了寫課業而不去玩,欣慰地說:“德哥兒,你這樣想是對的,我們應該完成夫子的佈置的課業,再去玩。” 德哥兒白了一眼孫山,沒好氣地說:“我不寫,肯定被夫子打,哎,真慘。” 孫山和楊清北對視一眼,選擇無視他。 當邦邦邦的聲音傳來,知道放堂了。 孫山三人收拾好東西,走出學堂,由孫伯民領回家了。 回到家後,看到黃氏和大姐穀雨在包粽子,驚訝地問:“阿奶,怎麼那麼早就包粽子呢?”後天才是端午節,要包也是明天包。 黃氏笑著說:“明天你阿爹阿孃要去你外公外婆家送禮,還有要送給鄭夫子的。” 大姐穀雨靈活地拿起粽葉,先弄個漏斗型,在裡面放了一勺綠豆花生糯米,再夾兩塊五香粉醃製的豬肉,一塊瘦的一塊肥的,放到糯米上面,再舀幾綠豆花生糯米,沿著邊比邊包得嚴嚴實實的。 拿了一個細小的竹篾綁著,不到一分鐘,粽子就包好了。孫家村的粽子是鹹的,不,應該說廣南省的粽子都是鹹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孫山嘗試過包粽子,結果失敗告終,粽葉轉來轉去,就是沒辦法包得嚴嚴實實。 這事還被家裡人嫌棄,說小孩子家家,礙手礙腳,趕他走。 孫山又問:“阿奶,今天包了,端午節那天不包了嗎?” 黃氏搖了搖頭說:“包,那天再包多些,送給村裡的親戚。” 孫山看了一會兒黃氏和大姐穀雨包粽子,之後就回去學習。 先把夫子佈置的課業做完,拿出《千字文》提前學習。 自從大姑給買了書,遇到不懂的,孫山會查字典。遇到不會讀的,嘗試查讀音。 這裡有四種讀音的方法:直音法,讀若法,形聲字,反切法。要是所有法子都用上,還是不會讀,就做好標記,等鄭夫子講到,重點學。 孫山一開並不太懂,慢慢地摸索就知道怎麼讀了,多虧大姑買回來的書,讓他有書可查,也不用事事等夫子來解答了。 按部就班地學完計劃內的任務,就到水井練字。 因為練字,用的墨塊就多了。 墨塊有貴有便宜,有一兩墨,價黃金一斤,有一斤墨500文的(書上涉及的重量單位都是1斤10兩,方便大家換算)。 孫山叫孫伯民買最劣質的,每笏也要100文。長期累月,墨塊也是一筆不少的數,但又不得不練習,嘗試過用清水寫,但看不清楚字跡,印象不深刻,只能用墨寫。 其實用紙寫更方便記憶,條件有限,只好能省盡省。 只是感覺練習了一會兒,天就黑了,蘇氏喊:“山子,先吃飯。” 心裡想著,我的乖兒子真是個愛學習的孩子,大家在院子忙忙碌碌,竟然不被幹擾。這難道是夫子說的兩耳....什麼窗外事啊。 蘇氏不太記得那個句話,只是接送的時候,聽鄭伯誇山子說的話,覺得誇得好,想記住,又記不住。 孫山應了一聲,收拾好東西,走進堂屋。今晚沒做晚飯,包了粽子,大家吃粽子就行了。 孫家村的粽子不像前世肇慶那麼大的裹蒸粽,孫家村包的小巧玲瓏,大小成人的拳頭都沒有。孫山懷疑這裡糧食匱乏,特意包那麼小,能包多些,分吃的時候,人人有份。 快手快腳地剝了一個,幾口就幹掉了。剛出鍋的粽子就是好吃,竹葉的清香撲鼻而來,裡面的一塊瘦肉一塊肥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