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章 端硯,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家來到“金榜題名”書店,鄭大郎還是同樣的姿勢,坐在櫃檯上看書。 等看到村長等人,笑著說:“哎呦,孫村長,伯民,你們怎麼來了?” 德哥兒和孫山喊了一聲鄭舅舅。 鄭大郎疑惑地問:“這兩個小子怎麼在的?不讀書了?”怎樣大閨女也在的? 鄭童生的上課時間,鄭大郎一清二楚,這個時候,學子應該在學堂上課呢。 村長和孫伯民說明了來意。 鄭大郎瞪大眼,驚喜地說:“哎呦,恭喜,恭喜,伯民你以後可是秀才公的大舅舅了。” 德哥兒站在一旁,得意地說:“我是秀才公的表弟。” 鄭大郎拍了拍德哥兒的大腦袋,笑罵道:“德哥兒,我也想做秀才公的舅舅,你也去考個秀才吧。” 德哥兒氣嘟嘟地不說話了,鄭舅舅真壞,鄭夫子也不過童生,竟然要我考秀才,擺明挖苦我。 鄭大郎不再逗弄德哥兒,對著村長和孫伯民說:“送硯臺,最合適的,讀書人就喜歡文房四寶。貴的我們買不起,便宜的送出去不好看,買個不貴不便宜的最好,弄個盒子包裝一下,保證看起來很精美。對了,村長,你們預算多少?” 其實要買筆墨紙硯最好去府城買,可府城哪裡認識人,自己又不懂,別人要是1兩的賣10兩,太吃虧了。不如在鄭大郎的店鋪這裡買,畢竟是老熟人了。 孫伯民笑著說:“最多7兩,超過了,就不買。” 村長給了2兩,自己預算5兩。送7兩的禮,在孫家村屈指可數,太多了也送不起。 鄭大郎明白,立即拿了好幾套硯臺出來,讓孫伯民等人過目。 孫山個德哥兒踮起腳尖看,遺憾地是看不出哪個好。 穀雨一眨不眨地盯著硯臺,更看不出花樣。 鄭大郎拿了其中的一套說:“這個是端硯,端州出產的,在大乾都有名,更不用說在廣南了。你家謹哥兒肯定識貨,送這個最好。價格也不貴,只需要6兩,還能省1兩呢。” 頓了頓,鄭大郎繼續說:“我拿個好看精美的禮盒裝著,你們提著走,也好看。禮盒免費,如何?” 孫山聽到鄭大郎說的廣東肇慶的端硯,心裡也很認同他的話。前世端硯在廣東也是家喻戶曉的。現在看來在大乾也很有名。 村長和孫伯民也不懂,鄭大郎說什麼就什麼。 村長認真地說:“大郎啊,你可不要騙我們,這是代表孫家人的臉面的,要是以次充好,我們可丟大發了。” 鄭大郎拍了拍胸膛,保證道:“村長阿伯,你放心,整條街,就屬我最良心了,牙齒當金使,我怎麼會騙你們了。要是你們不信,直接問你們家的謹哥兒,他肯定知道的。” 鄭大郎真得冤枉,真心誠意地推薦,賺孫家人的錢可比別人少了。 既然這麼說,村長和孫伯民就預定了這塊硯臺。 鄭大郎笑嘻嘻地幫忙打包。硯臺好不好不知道,但禮盒是真好看,並不是大紅大黃,而是充滿水墨味道,一看符合讀書人的氣質。 包好後,又拿了一塊布料包好,最後才用麻袋裝著。 笑著說:“村長大伯,幫你們包了好幾層了,一路上不會磕碰到,等到了何家,把外面的拆掉,就可以了。” 目睹整個過程,看到鄭大郎做事很仔細,也很為客戶著想,滿意地說:“謝謝啊,大郎,今日辛苦了。” 鄭大郎擺了擺手說:“哪裡,我還多謝你們幫襯呢。” 雙方又聊了幾句,鄭大郎說:“伯民,機會難得,去到府城,找多幾個大夫幫山子看病。” 一開始還疑惑為什麼帶小子去,原來是看病的。瞄了瞄孫山,的確很瘦很矮,臉色沒有小孩子的紅潤,有條件,去看看太正確了。 孫伯民嗯了一聲,嘆了一口氣說:“哎,肯定要找幾個大夫看看。” 看時辰差不多了,大家相互告別。 回到鏢局,等了一會兒,總鏢頭姓朱,走了過來說:“孫村長,你們準備好,快出發了。” 村長應了一聲,快中午了,幾個人買了些包子吃,現在要出發了,趕緊塞入嘴裡,對著孫山等人說:“你們吃完,先去一趟茅房,要是路上急,可不好叫人停車呢。” 孫山和德哥兒啃完包子,跑到鏢局後院,上了茅房,穀雨追在後面,看著他們。 出來後,隊伍已經準備了好了。 村長和孫伯民算得上老客戶,前幾個月他家就去了一趟府城,也清楚他們家的閨女嫁到何家。 鏢師們聽到一個農女竟然能嫁到廣南何家,而且是正妻,不由地豔羨。 這次聽說是去吃外甥的秀才喜酒,對孫家人態度更好了。 秀才啊,17歲的秀才,未來可期。 鏢師領著孫山等人走到驢車前,叫他們一個挨著一個坐好,吩咐他們管理好行李,莫要丟,鏢局不會負責的。 一輛驢車連帶趕車的鏢師坐7個人,位置還是很寬敞,主要是孫山和德哥兒是小孩子,佔的位置小。 驢車還搭上一個遮陽棚子,並不是那種密封的車廂。要是下雨,肯定擋不了雨。板車上還放了一張大墊子,人坐上去稍微舒服些。 孫山和德哥兒被帶上車,好奇地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