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章 定明去省城,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大姑整理好東西,已經下午了,冬日的陽光暖暖的,穿上保暖的棉襖子,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切顯得寧靜和諧。 黃氏和孫大姑從菜園子裡摘菜回來,孫伯民三兄弟正在殺雞鴨鵝。 瑜哥兒啃著野青棗,酸中帶甜,甜中含甘。 孫山扮豬吃老虎地問:“瑜表哥,大表哥在哪裡讀書啊?聽大姑說到書院,是什麼書院啊?” 還側著臉,天真地看著瑜哥兒。 瑜哥兒性子大大咧咧,有問必答,咬了一口棗子說:“大哥在廣雅書院讀呢,那是廣州府前十的書院,這個書院出了好多秀才,舉人,甚至還有進士呢。” 說到大哥所在的學校,就算不喜歡讀書的瑜哥兒,也一臉憧憬。 孫山眨了眨眼說:“大表哥真厲害,竟然到那麼好的書院讀書,之前大姑不是說,大表哥在何家學堂讀的嗎?” 瑜哥兒吃完一個青棗,把核吐了出來,一臉你就不懂的樣子說:“大哥只在何家學堂啟蒙。” 隨後傲嬌地說:“咱們族裡夫子說大哥資質好,在何家學堂讀浪費,就推薦大哥去廣雅書院了,嘿嘿,何氏家族了,就推薦2名學子,大哥就是其中一個了。 想進廣雅書院,一是考進去,一是靠推薦。 考進去太難了,300個人才錄取一個。幸好何家族老跟廣雅書院的院長有交情,才有推薦名額呢。” 頓了頓,以為山表弟還不懂,解釋到:“大哥雖然是何家推薦的,但要在何家拿到推薦名額也不容易,得資質好,有天賦,又勤懇,夫子看上才拿到的。我大哥自小就愛讀書,族裡都說他很有機會中舉。” 何家出秀才,出舉人,出進士,但功名不大白菜,隨便買。 要是能考上舉人,在族裡已經很有地位了,當然進士更不用說。 孫山眼裡有光地說:“大表哥真厲害。” 瑜哥兒傲嬌地說:“我大哥肯定厲害,家裡最看中就是他了,特別我阿爺,大哥要什麼就給什麼,還經常罵我們幾個讀書不行,哼。” 說到這個,瑜哥兒就憤憤不平,也曾經努力學習,可就是讀不好,也不能怪我。 三弟四弟五弟也在學堂上學,成績也不怎樣。 家裡出了大哥一個異類,可害苦我們了。 孫山鄙夷地看著瑜哥兒,義正言辭地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瑜表哥,我看你就是貪玩,不好好讀書,何阿爺罵你也應該。” 在一邊的何姑爺聽到兩老表的話,噗嗤一笑,摸了摸孫山的頭,認真地說:“山子說得對,你不要學瑜表哥,你可要好好讀書。” 孫山嚴肅地點了點頭說:“何姑父,明年我就要上學了,肯定會好好學習,到時候考秀才,考舉人,考狀元。” 瑜哥兒聽到孫山大言不慚,嘿嘿笑,怒罵道:“山子,說大話可長不高,你將來長得矮,就因為愛說謊。” 何姑爺白了一眼兒子,小孩子亂說話很正常,真誠地說:“山子好樣的,一定要好好學。” 孫大姑看到他們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笑著問:“大弟,山子是明年送去學堂吧,送到哪裡去?” 孫家村沒有讀書人,最高學歷的村長也只不過讀了幾年書,認識幾個字,好管理整個村。 孫伯民三兄弟正在拔毛,回應道:“送到鄭家村,鄭童生的學堂。” 十里八鄉,就出了一個鄭童生,還是四五十歲的老童生。需要上學識字的,通常都送過去。 孫家的5個男丁全都在那上學。 孫二叔說到:“大姐,定明明年就不去上學了,鄭童生說他已經認全字了,以後出來幹活夠用了。” 孫定明是二房的大兒子,也是孫家最大的孫子,明年14歲了,算小大人了。 在院子裡幫忙劈柴的孫定明聽到大人的議論,臉蛋紅紅的,不知所措。 8歲入學,已經學了好幾年了,忽然不用去學堂,悵然若失。 孫大姑問孫二叔:“定明不上學了,打算幹什麼?” 孫二叔支支吾吾地說:“我也不知道,看看縣城有沒有招工,沒有,只能在家跟我下地。” 農村娃找份工太難了,一般都是熟人帶熟人,孫家縣城又沒有親戚,有個郊區的孫小姑,可週家也難顧,更不要說顧上孫家人了。 孫大姑看了一眼何姑爺。 何姑爺明白,溫和地說:“二弟,不如這樣,家裡的店鋪要個幫手,讓定明到我們這裡來,就不知道你舍不捨得?” 畢竟山長水遠,一年,兩年回一次,定明到廣州府,肯定不能常回家了。 正在拔雞毛的孫二叔愣了愣,不敢置信地問:“大姐夫,你是說叫定明去府城?” 何姑爺點了點頭。 孫大姑接著說:“定明年紀不小,留在家裡,不如跟我去府城做事,不說別的,長長見識也好。” 留在孫家村只會做一輩子農民。 要是有本事,在府城幹些小買賣也不錯,沒這份能耐,去見識見識也好,賺幾個錢回來也好娶媳婦。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