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章 考秀才要學的書,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眨眼十天過去,孫伯民回來了,孫山放堂後,走入院子,就看到他拿著芋頭啃,高興地說:“阿爹,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至於我好想你這句話,很難為情,孫山說不出來。 孫伯民趕緊放下芋頭,幫孫山拿起書箱,笑著說:“剛剛回來的,學得還順利吧,在學堂有沒有夫子的話?” 孫山點了點頭回答:“很順利,夫子教得很好,好多我都懂了。” 仔細觀察一下孫伯民,瘦了點,但精神頭還行,看來這次服役不算太艱苦。 “阿爹,你們去哪裡幹活,乾的是什麼活?村裡的叔叔伯伯都回來了嗎?”孫山如發炮彈一樣,一連串地問出來。 孫伯民把孫山的書箱放到書房,耐心地說:“在縣城郊區,離小姑的村子不遠,我還看到你小姑丈也在幹活。村裡的鄉親們都回來了,是一起的回來的。” 蘇氏看到當家的回來了也高興。 肯定是回來不久的,剛才出門接山子,還未見到他呢。 關切地問:“當家的,這次服役累不累,乾的活多不多?” 孫伯民搖了搖頭說:“不累,服役那麼多年,這次最簡單最輕鬆了,就是幫官家修渠,一條條水渠修得整整齊齊,方便官家的田地灌溉。就是吃的貴,哎呦,一碗雲吞麵,竟然要15文,還比上次去縣城吃的少很多呢。” 由於整日勞作,啃著又冷又頂頸的乾糧,孫伯民吃了5日,最後受不了,要了一碗雲吞麵。 15文一碗,一邊吃一邊流淚,太貴了。 黃氏從臥室出來,遞給孫山兩把鹹乾花生,給他頂頂肚子,溫和地說:“貴也要吃,天天沒口熱的飯菜,怎麼行呢?” 黃氏往孫伯民的衣服口袋縫了大概100文,想著讓兒子有口熱飯吃。雖然修渠不算苦,但也累。 孫伯民啃完芋頭,拆開帶去的包裹,一陣飛塵揚起,還有臭味傳來。 孫山特意看了孫伯民的穿著,幸好阿爹回來,知道先換洗,要不然全身可臭了。 聽說服役的地方有熱水洗澡,但收錢,村裡人肯定不捨得花錢的,乾脆不洗,忍到服役結束。 孫伯民從幾套的破衣服裡,左摸摸右摸摸,摸了好些銅板出來,數了一下,還剩50多個,遞給黃氏說:“阿孃,這些是剩下的,還給你。” 黃氏拒絕地說:“給你就拿著,阿孃還有。” 孫伯民見黃氏真得不要,就給蘇氏,讓她拿回去存著。 孫山看了看孫伯民帶回的大包裹,被子更破了,衣服更破了,雜七雜八的生活用品破破舊舊的。 也是,去服役,大家住一個大棚,哪敢帶好的東西。 孫山問:“阿爹,服役的地方,很多人嗎?是全縣的人都在那裡嗎?” 孫伯民搖了搖頭說:“沒有呢,有些人去修橋,有些人去修路,還有些人去開荒,聽人說了,縣令大人又看中好幾塊地方,想開荒種地。” 開荒到的地,衙門就租給附近的村民種,然後收取租子。 也不知道租子貴不貴,孫家村這邊平地少,山又多,實在不適合開荒。 這些年,孫伯民在後山下,陸陸續續開墾了2畝多地,都是旱地,沒辦法種水稻。只好種些黃豆,番薯之類的。 收成甚少,幸好買地的價格便宜,一畝才1兩,交稅也便宜,能勉強保持不虧本的狀態。 孫山明白了,安排徭役,採取就近原則,服役的活計也根據需求來展開。 此時,天色還早,離太陽落山還有一段時間,孫伯民回來了,蘇氏的心安定不少,擔著水桶要去菜地或者田裡幹活。 孫伯民稍微休息一會,緩過氣來後,拿著鋤頭,跟著蘇氏去幹農活了。 家裡的地得修整了,縣衙的田地要修渠,孫山家的田地也得整理一下溝渠。 春天到了,該時候忙碌了。 黃氏和穀雨拿起孫伯民的被子,衣服去河邊洗。雖然破破爛爛,但還能用,留著下一次的服役使用。 至於剩下的三個姐姐,一般天黑才回來,二姐立夏放牛,順便割豬草。三姐和四姐每天上山砍一棵小樹,扛回來做柴火,又或者割野草曬乾當火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幹,孫山也不例外。 先完成鄭夫子佈置的課業,隨後練字,練到能寫在紙上才停止。 然後看書,超前學習未講的知識。雖然不會讀,但能寫也能大致理解書的內容。 孫山問過鄭夫子,想要科舉考秀才,需要學哪些書。 藉口就是何家的大表哥二月份要考童生試了,想知道他考試的內容是什麼。 身為表弟的關心一下表哥很正常。 鄭夫子當然知道孫山大姑嫁到省城的何家,一直感嘆孫大姑好運到,能嫁到耕讀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何家,是天大的好運,就算是旁支,也是農家女不可高攀的。 孫大姑能攀上,還提攜孃家,鄭童生也很羨慕。 鄭夫子笑著說:“科舉啊,可難了,不過對於你大表哥來說,也不算難,考上秀才更是大有機會。” 廣州府的何家,在偏遠山區的小小讀書圈,鄭夫子也聽過。 據說京城何家的大家主官至三品侍郎,還有族裡的子弟有在翰林院。 對於鄭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