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祖宗保佑!,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家裡,黃氏和蘇氏正在做好艾餈和鹼水糯米餈。 黃氏關切地說:“去了快一整天,餓了吧,快過來吃艾餈,剛做的,新鮮得很。” 孫山把分到的豬肉放到飯桌,洗了手,抓了一個艾餈,塞入嘴裡,吃得狼吞虎嚥。 一大早吃過早飯,爬了大半天的山,又累又餓。 孫伯民也不逞多讓,拿了一個嬰兒拳頭大的艾餈,兩口就幹掉一個,連續吃了好幾個,才緩過勁來。 黃氏心疼地說:“看把你們父子倆餓的,慢慢吃,糯米難消化。” 蘇氏隨手搓了一個圓圓的黃色糯米餈,關切地說:“今年搞得比往年晚,早知道這樣,就帶點吃的去。” 孫伯民解釋道:“今年墳頭雜草多,弄得久一點。”接過穀雨遞過來的水,喝了一口,繼續拿起艾餈吃。 孫山咬了一小口,一股艾草香味 ,裡面放著炒熟的花生和劣質的黃蔗糖,吃起來又香又甜,純天然的清香。 孫家村過清明,都會提前一天做艾餈(青團),和鹼水糯米餈。 艾餈裡面有餡,一般包花生糖餡。鹼水糯米餈什麼都沒有,就是用糯米粉過鹼水,搓成一個一個的。一般煎著吃,可以放糖,也可以放醬油。 孫山喝了口水,又慢慢幹掉一個艾餈,新鮮出爐的,就是美味。 黃氏說:“伯民,明天早點去鄭家村割5斤肉回來,用來拜山。” 天氣漸漸變暖,怕今天買回來,放到明天就餿,不如明天一大早去隔壁村的豬肉佬那買。 孫伯點頭說:“阿孃,我知道,明天會早點去。對了,阿孃,明天還會做角子餈嗎?” 明天二弟和三弟會過來一起拜山,自然在老宅吃飯,家裡肯定要準備吃食。 雖然二弟,三弟天天見,但過節總要隆重點,做頓好吃的。 還未等黃氏回覆,蘇氏搶著說:“做,明天一早去村裡磨粉,早上做好,你們吃了後,就去拜山。” 孫山也喜歡吃角子餈,急著問:“阿孃,是什麼餡的?” 立夏四姐妹在一邊幫忙搓糯米餈。 寒露脆生生地說:“有白豆,蕨菜。” 看了一眼黃氏說:“阿奶,用豬肉炒嗎?” 黃氏笑著說:“用,有肉才香。” 對著孫山說:“我乖孫可喜歡吃豬肉餡的了。” 孫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孫家村的角子餈,外形像梅州客家的筍粄,但材料不一樣。 大米泡發一晚上,磨成米漿,生火燒米漿,搓成團,手工捏成米團,包入炒熟的餡料。 至於餡料是什麼,根據個人的愛好和條件。 包成像大型餃子,放到鍋裡隔水蒸熟就可以吃了。 孫山太愛這種吃食,特別第二天放涼後,用大鍋煎,更好吃。 蘇氏和幾個閨女終於把糯米餈做好,放在通風的地方。 忙完後,看天色還早,就去田裡幹活。莊稼活做不完,農民除了過年的那短短一頭半個月,其他時間都在伺候莊稼。 孫山走入書房,大半天沒學習了,就算放假,也不能耽誤讀書。 按照計劃,超前學未講到的內容,把不懂的做好筆記。 之後就到水井邊練字。練字可不能鬆懈,一天不練習,就會退步。 期間德哥兒帶著他的發小大頭狗過來耍,孫山拒絕他們的邀請,把他們請出院子,繼續練字。 臨走前,大頭狗佩服地說:“山子,你真勤快。” 又對著德哥兒說:“阿德,你真懶。” 氣得德哥兒跟他斷交一天,清明節那天在山上遇到,兩個又冰釋前嫌,在一起耍了。 完成練字任務,天已經黑了,孫伯民等人陸陸續續地回來。 吃過晚飯,一家人又坐在堂屋裡享受休閒時光。 孫山認真地教幾個姐妹認字,蘇氏偶爾也來學幾個字,只有孫伯民忙東忙西,就是不願意學。 孫山無奈,把他和黃氏歸為一隊,不再勉強。 一覺醒來,走出臥室,便聞到燒香的味道。 黃氏在大門前,院子門前插上柳條,避邪驅鬼。 蘇氏帶著幾個閨女正在做角子餈。 這時候孫二叔和孫三叔帶著妻兒走了進來。 孫三叔老遠就喊:“阿孃,我來了,做了什麼好吃的?今天我可有口福了。” 一溜煙地跑進堂屋,看到蘇氏等人在包角子餈,樂呵呵地說:“哎呦,好久沒吃過了,今天我可要吃多些。” 德哥兒也跑進來,甜甜地喊了每一個人,饞嘴的模樣和孫孫三叔一模一樣,嘟囔著:“阿奶,大伯母,做好沒,好想吃。” 孫三嬸也走了進來,拿了一條新鮮豬肉,大聲地說:“阿孃,大嫂,這是我們買的肉,新鮮得很,放哪裡。” 孫二嬸也走了進來,手裡同樣拿了一條肉,一看就比孫三嬸的那條大,笑著說:“阿孃,大嫂,這肉放哪裡?” 穀雨放下手中的活計,拿了個圓托盤,裝上二嬸和三嬸帶來的肉。這兩條肉等會要焯水,拜山用的。 孫二嬸帶著小雪去水井邊洗手,幫忙做餈。孫二叔帶著定明到院子,幫孫伯民劏雞,拔毛。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