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章 和小夥伴告別,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山想到何三老太爺給的100兩,安心不少。要是因為讀書,把孫伯民的儲蓄清光,良心不安。 孫伯民這時候還未想過錢的問題,只想到孫山要離家,不在跟前,十分抗拒。 雖然這兩年身子好了不少,但還是很瘦弱。相比一下德哥兒,個頭矮一截,身子瘦一半。如今需要自己照顧自己,孫伯民可不放心。 急切地問:“鄭夫子,山子身子弱,我不想他到縣裡生活。” 鄭夫子完全理解孫伯民的心情,理解歸理解,現實又是另一回事:“伯民,去縣裡學也只能住宿了,離家太遠,可回不了家。” 孫家村離縣城要走半天,一來一回一天,哪裡能來回接送。 孫家縣城又沒有房子,不住齋舍住哪裡?除非住親戚家。 鄭夫子問道:“你縣裡有熟人嗎?也可住到熟人家裡,托熟人照顧。” 孫伯民眼睛一亮,想起孫小妹。她家在縣城郊區,兩個秀才的學堂都在“金榜題名”書店附近,距離孫小妹家只有一炷香時間。 孫山未等孫伯民說好,直接發表意見:“夫子,我住學堂。在學堂不用一大早起床走路上學,省了時間能讀好一會兒書。何況跟學堂的學子一起,讀書氛圍更濃,更好讀書了。有什麼問題,能立即跟同窗討論。” 鄭夫子眼睛亮了亮,讚賞地說:“不錯,想得真周到。” 隨後一想要不要也把二孫子弘文弄到學堂住宿呢?起碼學習的氣氛好。 鄭夫子的兒子鄭大郎在“金榜題名”書店做掌櫃,也在縣裡買了房子,兒子一家在縣城生活,孫子弘文自然不用住學堂了。 孫伯民還想說什麼,孫山又立即說:“阿爹,你放心,我能照顧自己的。我的性子你最明白,穩重,獨立。” 孫山可不想到親戚家寄人籬下呢。即使給錢,也不自在。不如住學堂,還能更好讀書。 孫伯民無話可說了,孫山人小鬼大,一直很有主見。 鄭夫子又說了一些叮囑的話,然後給孫伯民一封介紹信,主要讓洪秀才知道孫山是誰,是誰推薦過來的,學習狀況如何,拜託洪秀才多多照顧。 孫山感激地接過信函,跟著孫伯民離去了。 叫孫伯民先回去,轉入學堂,需要跟小夥伴正式告別。 鄭夫子說了,上完今天的課,以後不需要來了。吩咐孫伯民找個時間帶孫山求見洪秀才,過完年就到縣城求學。 兩年過去,楊清北和德哥兒升到中班,至於小班的人更少了,只有1個學子。鄭氏學堂的規模也縮水了很多。 這兩年全靠孫家人支撐,如果孫家人全部畢業,鄭夫子的學堂會更凋零。哎,農家子讀書,真得太難了。 德哥兒看到孫山,驚訝地問:“山子,你怎麼來的?” 孫山獨立成一班,並未跟大班,中班的人一起學習。 楊清北也驚訝,看了看天色,也快放堂了。山子走過來,莫非找人玩? 孫山坐在椅子上,把自己即將離開鄭氏學堂,到縣城讀書的事說了出來。 楊清北和德哥兒瞪大眼,吃驚地說:“山子,你說什麼?你要離開我們了?” 孫山難過點頭:“今天是我最後一天到學堂了,過完年,就要到縣裡讀書了。我過來向你們兩個告別。” 主要向楊清北告別,德哥兒是孫家人,休沐回來還是能相見的。 德哥兒傷心地說:“山子,我捨不得你。” 雖然跟孫山不同一個班,可每天一起來學堂,一起吃午飯,一起放堂。是不是一個班,根本沒影響。 忽然山子要去縣城讀書,以後就得自己一個上學了,沒有玩伴了。 楊清北眼眶紅紅,傷悲地說:“阿山,我捨不得,我想和你一起讀書,一起談論問題,一起吃午飯,一起.....” 楊清北說不下去了,孫山即將離去,一時難以接受。 孫山也哀傷,好不容易交到愛學習的小夥伴,握住楊清北地手,堅定地說:“清北,就算我們不在一起讀書,等有空,你也可以來我家玩。我們一起討論問題。” 德哥兒越想越傷心,眼淚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楊清北也忍不住,跟著哭了起來。 只有硬心腸的孫山假裝堅強,嘴裡一直喊著:莫哭,莫哭,莫哭。 在萬般不捨中,孫伯民領著孫山和德哥兒跟楊清北道別。 回到家中,黃氏,蘇氏以及孫家四姐妹得知孫山要到縣裡讀書,萬般不捨。 蘇氏焦急地問:“當家,山子真得要到縣裡讀嗎?鄭夫子教不了?” 山子才8歲,怎能獨自一個人在學堂住?在家裡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活都不會幹的。 黃氏也不想孫子那麼早早到外面求學,急著問:“鄭夫子真得這麼交代?你有沒有聽錯?” 孫伯民把推薦信拿了出來說到:“夫子吩咐山子到洪秀才那讀書,已經給了封信函。” 黃氏和蘇氏看到鄭夫子的信,確信孫山一定要到洪秀才處讀書了。 穀雨擔憂地說:“阿爹,山子那麼小,去縣城讀書,在哪裡住?” 既然到縣城讀書,肯定住不了家裡。去哪裡住可是大問題。 孫山安撫大家說道:“洪秀才的學堂有齋舍,我住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