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9章 進入東昌,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家商船快速穿過徐州,途中經過沛縣,繼續往北行駛,很快到達山東的魯橋驛,之後在濟寧停下來裝貨卸貨。
陳家商船從廣府出發,裝上本地特色的貨物。
一路走一路販賣,一進一出,每到一個商貿繁華的城市或者碼頭,陳家就進行貨物交易,賺取差價。
當然最貴重的貨物肯定到最大的城市才會賣。
陳家商船的主要目標還是京城。
陳東零告訴孫山,他們從海外淘了不少新鮮的好事物,等到了京城,賣給達官貴人,這才是主要的賺頭。
至於賺多少,商業機密,無法奉告。
孫山對這種走南闖北的大商賈佩服不已。
雖然無奸不商,可這樣做也冒了很大風險,演繹著富貴險中求。
陳家因為朝廷有人,所以做起買賣來相對容易,加上陳東零腦子靈活,看貨看得準,這些年積累的財富節節攀升。
孫山對此只有羨慕,卻不敢涉足。
無他,性格使然。
他又不是那種能說會道的人,做買賣不適合。
孫山哄一鬨相熟的人還可以,哄外面的人就不行了。
還是默默地拿起書,考取功名,默默地做個官,最好是偏安一隅的那種地方做官,默默地做實事。
不過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已早,當官之事,十字都沒有一劃。
濟寧州是兗州府下的一個州(縣)。
說到這個就有一段故事。
一開始濟寧州是府,管轄兗州
由於先帝的一個兒子就藩兗州,於是兗州變成府,而濟寧變成州(縣)。
這樣的變化不僅導致了府州屬縣的大調整,而且兗州和濟寧的“身份”也進行了“互換”,其管轄關係徹底顛倒。
哪怕是濟寧因為運河而興盛,其重要性要高於兗州,但因為藩王在兗州,其政治上的地位仍還沒有發生轉變。
孫山相信濟寧人肯定憤憤不平,明明是老大,明明經濟最好,結果因為政治因素,不得不變成老二,還被曾經的老二管轄,不得不說的委屈。
說到進入山東地界,孫山想起了魏大人。
年少就知道魏大人的好,現在更懂魏大人的好。
只可惜魏大人因為年紀不得不告老還鄉,不得不離開黃陽縣,換來一個貪官唐大人。
每次想到這裡,孫山只能嘆氣。
孫山想著等會試結束後,有機會到去拜訪魏大人。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過了濟寧,便是東昌”。
穿過濟寧,便來到素有“鳳凰城”之稱的東昌府。
陳三哥一行人又呼朋喚友地跑出去耍了,留孫山孤零零的在院子裡坐井觀天。
臨走前還說:“阿山,江北水城 運河之都,不去看一看,都對不起一路上的辛苦。”
何書駿笑呵呵地說:“阿山,有什麼想吃的,我給你帶回來。聽說東昌的燻雞不錯。”
說完後嘖嘖嘴巴,口水都流出來了。
孫山還未說話,桂哥兒立即站出來說:“大舅哥,我家山哥吃不慣外面的東西,不用了。”
大夥無奈地看了看孫山,又看了看桂哥兒。
這是妹仔大過主人婆。
阿山不行啊,太軟弱了。
孫山努了努嘴,無奈地搖了搖頭。
桂哥兒可是有“聖旨”在身,家裡有太皇太后撐腰,孫山哪裡敢說不。
等人走後,桂哥兒便領著孫定南出去買食材了,沒一會兒就回來。
桂哥兒抱怨地說:“山哥,這裡的米好貴,比我們老家貴很多了。”
桂哥兒出去買東西,孫山便讓孫定南記下來,孫山再寫入日記裡。
笑了笑說:“此地吃麵的多,米貴也正常。”
桂哥兒提議道:“山哥,面便宜,要不我給你做饅頭吃。”
能省一分是一分,雖然山哥現在不是窮人了,但也要保持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把錢省下來,留給子子孫孫用。
孫山疑惑地看著桂哥兒:“桂哥兒,你會做饅頭?我怎麼這不知道的?”
黃氏和蘇氏也曾經做過饅頭,只不過做出來的饅頭像石頭,扔下去,都能把人砸死的那種。
也不知道她們怎麼做的,能做出這麼硬邦邦的饅頭,也是另類的好手藝。
桂哥兒自信滿滿地說:“山哥啊,我什麼都會做,我的手藝可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