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6章 升堂,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衙內的唐縣令拿到狀紙,猛然一看,就覺得頭暈。
他是知道孫山會來告狀,但來了,還是覺得非常頭疼。
唐縣令苦澀地看著師爺,問道:“師爺,怎麼辦?”
能怎麼辦,怎麼告狀就怎麼審問唄。
而且聽下人說外面裡三層外三層聚滿了黃陽縣的百姓,男女老幼都來看熱鬧。
這個孫舉人做得絕啊,這是不給自己留後路,也不給唐縣令留後路,不是孫山死就是楊雄死,當然唐縣令也會脫層皮。
楊雄表面是唐縣令的小舅子,實際是唐縣令的白手套。
無論是賣黃陽縣的官田,還是開設賭坊,布衣坊都是以楊雄的名義搞的。
唐縣令身為官員,知道官商不能同一角色,要是被有人人查出來,他這個官也做到盡頭了。
所以必須安排一個心腹替自己做事。
楊氏的弟弟無疑是最好的人手。
師爺安慰地說:“大人,楊公子已經離開黃陽縣了,就算孫山告狀,也要找到他才能告。我們先不要判案,先宣佈捉拿楊雄歸來,至於怎麼捉,捉不捉,誰知道呢?還不是我們來安排。
這捉人啊,不是易事,山長水遠,攀山涉水,我們黃陽縣本來就是窮,哪裡有人手去捉啊。就算孫山有意見,我們也可以推脫沒人手,衙門可忙啊。
就算孫山真有本事越級上書,我們也能理直氣壯,誰不知道黃陽縣的情況,本來就是窮鄉僻野,去應天府捉一個人,有那麼容易捉的嗎?何況楊少爺不一定在應天府。”
師爺和唐縣令為了安全起見,先讓楊雄離開黃陽縣,再離開廣南,北上不要到應天府,到隔壁的府咱避風頭。
至於唐大人,三年滿期後,想方設法離開黃陽縣,到別的地方任職。
呵呵,這種無原告的案件就交給下一任縣令了。
下一任縣令會不會買賬,鬼知道,反正楊雄不再回來黃陽縣,想把他捉住會很難。
而孫山,師爺和唐縣令不認為他能考上進士。
廣南倒數第一的舉人老爺,唬一唬黃陽縣的普通百姓還行。
唬唐縣令這個從應天府鄉試拼殺出來的舉人就唬不住了。
就算孫山真的靠山是徐國公,那又怎樣。
反正他,唐君宜,做事周密。
孫山真的死磕,推楊雄出來便是。
唐縣令只好按照師爺所說的那樣做,就是一個字“拖”
拖個十年八年都不知道什麼光景了,反正要度過眼前這關。
唐縣令又和師爺商量了好一會兒,便走出後衙,走向前衙,開始他任職以來的第一次升堂。
話說黃陽縣除了窮之外,其他還真不錯。
民風淳樸,刑事案件少,最多是今日街頭的小子偷街尾黃大娘家的雞。
街東的婦人跟街西的婦人打架。
這些小事唐縣令根本不耐煩管,安排衙役處理便是了。
唐縣令來到黃陽縣,唯一的目標是搞錢,其他的事根本不怎麼理會。
唐縣令坐在大堂上,一拍案板。
衙役立即喊著:威武~~~~~
瞬間大家自動地讓出一條路,小小的虎鳴和孫山便凸出來。
皂班的班頭走了出來,拱了拱手說:“孫舉人,升堂了。”
孫山先行一步,昂首挺胸地跨過門欄,走了進去,虎鳴緊緊地跟在後面,小手小腿有點發抖,不過還能走起來。
孫山和虎鳴一進衙門,圍觀的群眾立即向前湧進一步。
如果不是衙役嚴禁入內,圍觀群眾恨不得跑進去,現場直播。
他們好久未見升堂了,久到升堂是怎樣也忘記了,今日難得再次呈現,吃瓜群眾肯定要看過癮。
當然小孩子死了阿爹阿孃阿奶也怪可憐,大家非常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麼大的事件,吃瓜群眾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們吃瓜吃的好失敗。
唐縣令穿著官服,一本正經地坐在大堂之上。
見到孫山後,假裝隨意地看了一眼,再看一看穿著一身喪服的虎鳴,右眼突突地跳。
這孫舉人好計謀,小娃子穿上這麼一身,看起來就可憐。
這孫舉人是造勢,這是讓自己深深陷入輿論中。
公堂上除了唐縣令,還有縣丞,主薄。
縣丞看了一眼孫山,便一動不動地坐著。
章主薄吃驚地瞄了瞄孫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