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6章 三甲三百四十八名孫山!,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極殿中的傳臚官唱第一甲第一名杜六駁,鴻臚寺官導引狀元出班,就御道左跪。

唱第一甲第二名葛長青,鴻臚寺官導引榜眼出班,就御道右稍後跪。

唱第一甲第三名李儉,鴻臚寺官導引探花出班,就御道左又稍後跪。

每名連唱三次。

孫山這些在殿外的雖然看不清楚前面發生什麼事,但名字卻聽得清清楚楚。

每唱一次名字,都有長久的鼓樂伴奏。

孫山想起一個故事:明永樂年間,福建人李馬在殿試中一舉奪魁,獲得狀元之位。

然而永樂帝認為“馬”為牲畜,如該字在傳臚儀式上被唱出,聽起來不雅。

於是,他把“馬”字改為了“騏”。

在傳臚儀式上,傳臚官連唱“李騏”三次,均無人應答。

最後還是永樂帝親自解釋“騏”即“馬”,李馬才敢應聲受詔。

如果傳唱的名字不雅或者犯了忌諱,不是被改名就是被貶到十八線還要你改名。

孫山在胡思亂想之際,傳臚大典依舊繼續。

隨後一聲傳來:“第二屆第一名彭佳玬”,之後伴隨一陣鼓樂。

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都只傳唱一次,伴隨一次鼓樂,而且不引出班。

默默地跪著原來的位置就可以。

孫山仔細地聽名字,聽著聽著終於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了:二甲第二十五名韓夢淵。”

哎呦,想不到韓解元進步不少,從會試的三十五名一躍跳入二甲的二十五名,前進了七名。

看來策文寫得不錯。

孫山不由地羨慕起韓解元,有機會朝考,說不定能被授予庶吉士。

孫山繼續聽著傳唱,等了好久,終於在“二甲第一百三十四名裡聽到陳進師兄的名字。

哎呦,好險,差點落入三甲,陳師兄的運氣還不錯。

一甲有三名,二甲有一百五十名,剩下的就是三甲若干名了。

朝廷這次不開恩科,在原來的三百多名增加到五百名,其實增加的就“同進士”。

前面的一甲,二甲名額跟上一屆的大差不差。看來朝廷是求精不求多。

增加“同進士”,是想把這批人落到基層幹活。

現在只是新朝的第二代,中央的位置可能填滿,但地方的位置肯定有不少空缺,所以需要不少“同進士”到地方任職。

而留在中央的肯定精益求精,不是最優秀的進士統統滾蛋!

等鴻臚寺官傳唱到二甲一百五十名時,孫山都沒聽到自己的名字,瞬間心冷冷的。

看來他真的被弄到三甲了。

雖然預料到這個結果,但說不失望是假的。

只要結果一天不出來,都幻想自己衝進一甲,二甲。

就像高考,考完之後,都渴望自己上清華北大線,即使自己平時就是二本線水平。

人嘛,總要點寄託,只不過等期盼破滅,心裡有點不好受。

三甲的名字繼續傳唱,真難為鴻臚寺官,這屆錄取501名,從頭唱到尾,而且聲音要聲如洪鐘,震耳欲聾。

等傳唱完畢,不吃些“金嗓子”都說不過去。

孫山木木地跪著,雙腿都有點麻痺了。

這封建皇朝最難受的就是動不動跪下。

孫山對此一直都不習慣。

跪天跪地跪父母還說得過去,跪一個陌生人實在難受。

胡思亂想一番,已經傳唱到三甲三百二十一名了。

瞬間心拔涼拔涼的。

有沒有搞錯,都三百多名了,怎麼還沒有自己的名字的?

莫非真的按照會試的成績來排,自己又被安排到最後一名了?

要不要那麼巧合?要不要那麼被命運安排?

孫山自我感覺殿試的策問雖然不算一鳴驚人,但怎麼說也是有理有據,樸實無華。

聽聞主考官衛誡也是參與主持殿試的閣老,自己的文章正是他喜歡的文風,自己的名次不說跳入二甲,起碼在三家前排吧?

孫山好想對著老天發出靈魂的十萬個為什麼?

孫山依舊安分守己地跪在地上,眼睛盯著地上以及前面仁兄的衣角。

聽著聽著已經到三甲三百四十六名了,竟然還未出現自己的名字。

孫山有股無力無天的無力感。

孫山一度懷疑自己因為想東想西錯過自己的名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求生倒計時

木兮娘

悍匪

鍋包粽

堂堂耽美文女炮灰

娘宮

末世女穿越年代的肆意生活

不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