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5章 會試第三場(2),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場春雨一場暖。
昨晚下了一整晚雨,天一亮便停了,吹來的風竟然是暖的。
這氣溫變化得也太快了吧。
何老夫人又安排大夫給孫山等考生灌上一碗暖暖的薑湯後,才放他們進入貢院。
一時冷,一時暖,冷暖交替最容易生病。
要是平時肯定叫大夫開藥熬藥喝。
此時此刻特殊時期,何老夫人害怕弄巧成拙,藥有三分毒,害怕本來不生病的變成生病病。
所以讓考生喝上萬能的薑湯最好。
孫山一夥人肚子圓滾滾地走入貢院,再次回到考棚。
下過雨的考棚,顯得非常孤寂淒涼。
孫山看了看屬於自己的臭號,木板竟然還未乾,案板也一樣未乾。
摸了摸被子和衣服,還好乾的。
幸好朝廷沒有那麼喪心病狂。
孫山放下東西,認命地搭棚。
摸了摸油布,數量依舊跟第一場、第二場一樣,竟然不多給幾塊,真是喪盡天良。
萬一下雨,豈不是又要淋雨?
孫山能怎麼辦?只好認命地接受。
經過一番苦苦地跳來跳去,終於把棚頂搭好了。
至於隔壁冷漠君,早就完成任務,好好地待在考棚裡,沉思冥想。
孫山把案板抬了起來,點燃炭火,小心翼翼地烤乾。
外面夜空繁星偶爾閃了閃,看雲層應該不會下雨。
孫山不由地鬆了一口氣。
不過夜香郎依舊沒有搞好茅房,隱隱約約地臭味吹過來,孫山不由地捂住鼻子。
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春風溫暖,吹過來的臭味比第一場和第二場更臭了。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茅房的臭味恐怕也復甦了。
孫山搖了搖頭,抹了抹清涼油,瞬間感覺好了很多,隨後繼續小心翼翼地烤案板。
第二天一早吃過饅頭早飯後,去了一趟茅房,一陣惡臭傳來,孫山恨不得原地消失。
等回到號舍,鐘聲響起來,很快考卷就呈上來。
第三場只考經、史、時務策,共五題。
主要考察考生對時政問題的見解和解決能力。
“策問”的題目,每一道題都是以“問”來開頭,即給你一段材料,閱讀後回答問題或寫出自己理解。
說到策問,最出名的就是明朝的“鬻題案,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以及兩個配角徐經和程敏政。
事情的原委大概是:主考官禮部尚書程敏政在第三場考試中出了道極其刁難的考題,結果是這年所有舉子只有唐伯虎和徐經答上且可以稱之為完美的標準答案,引來了有心人的舉報,懷疑是程敏政考前洩題給兩人。
此案事實撲朔迷離,過程也一波三折,成為歷史懸疑案件,一直沒有定論,是公是非也只能留給後人無限遐想了。
但案中的人卻悲劇了。
主考官程敏政被入獄,出獄後不久也因年老體衰經不起獄中折騰黯然逝世。
考生唐寅入獄,被貶為吏,終生不能進考場,在悲慘的一生中度過。
考生徐經入獄,同樣被被削去仕籍,貶為小吏,最後客死京師,年僅三十五歲。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有個家喻戶曉的子孫徐霞客。
孫山想著自己應該不會像“鬻題案”的兩名考生那麼倒黴。
因為來到京城後,他什麼都沒做。
一來沒見過主考官,同考官。其實想見也沒渠道可見,官老爺哪裡會見孫山這個無名小卒。
二來沒買市面上暗地裡流傳的“假一賠十”的獨門洩密試題。
當初桂哥兒聽到孔毅書童說有這樣洩密試題,問他要不要。
傻傻的桂哥兒真想高價購買,最後因為差一兩回來問孫山要錢。
結果自然買不成。
孫山相信試題有可能洩密,但不相信桂哥兒一個書童能接觸到洩密試題。
這種情況十成十是騙子,孫山自然不會上當。
還警告桂哥兒關於會試考題的事不要亂插手,要是出了問題,不是桂哥兒倒黴,而是他這個孫家村唯一的希望倒黴。
桂哥兒連忙求饒,表示自己關心則亂,以後不會再好心做壞事,不會自作主張的。
孫山看他的確知錯,被真真假假的訊息糊弄,眼眶紅紅,一時心軟便原諒他。
只不過死罪可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