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0章 三年一度的會試,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試又叫春闈,一般在二月舉行,考場設在禮部,稱“貢院”。

參加會試者均為鄉試錄取的舉人。

也就是說不是舉人是沒資格參加會試。

像錢鷹揚因為上了副榜,又被直接推薦到國子監讀書,稱為副貢。

但他依舊沒有資格參加會試。

想要參加會試,只能重回廣南參加鄉試,上了正榜成為舉人後,才能進場參加會試。

副貢生的好處是:一可以直接參加鄉試,不用獲取鄉試資格。二可以有資格參加官員的銓選?。

會試又分三場。

第一場:二月九日至二月十一日。

第二場:二月十二日至二月十四日。

第三場:二月十五日至二月十七日。

每場考三天,總共考九天。

會試與鄉試不一樣的是每一場考完後可以出來休息。

不用一連九天在貢院度過,會試比鄉試人性化。

所以一直都稱“金舉人銀進士”,科舉最難的是鄉試關,能過鄉試的都是人中龍鳳,天之驕子。

會試考的內容和鄉試大差不差。

囊括了四書五經,天文地理,算學詩賦,律法官文以及經史時務策。

會試的時務策比例比鄉試更重,主要考考生安邦定國的見解。

對八股文的形式反而放鬆要求,沒那麼死板。

會試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八人。

主考要求三品正卿以上兼翰林院學士,同考官均要出自翰林出身的“由科第有學行者”的官員擔任。

會試結束後,考生的試卷經糊名、謄錄、校對後,由同考官分房閱卷並進行預選。

為了防止作弊,這個過程看不到考生字跡,資訊。

只能看到考生答卷的內容。

如果發現卷子出現不該有的記號,一律罷黜。

預選出來的考卷送主考官審閱並擬定名次,寫成“草榜”。

草榜擬成後,再由主考官和禮部知貢舉官主持,將擬定錄取的“硃卷”與考生的“墨卷”進行“對號”。

編號不對者棄而不取。

複核以後,再行“填榜”,即正式確定錄取名單。

會試錄取率比鄉試高,不過一般都固定在三百名左右。

這次因為新帝登基的元年,錄取名額會比往屆的多三分之二。

同樣也因為這個緣故,參加會試的人數暴增,京城的客棧,會館人滿為患。

有些來得晚,又找不到地方投靠,在京城無人無物的舉止會選自住在寺廟。

一來寺廟清靜,二來寺廟通常都會闖開大門,歡迎舉子入住。

孫山聽過不少關於書生借宿寺廟發生的奇異故事。

比如半夜女子敲門,狐妖迷惑書生,看到和尚半夜吃肉,半夜地府判官邀請書生下地府做官

看到京城的各地寺廟住滿投宿的讀書人,孫山總算理解這些異文怪談為什麼總以寺廟為背景來寫故事了。

此時的會試並沒有分南北榜,也沒有發生什麼“南北榜案舞弊案”。

大乾的會試是全國各地的舉人齊聚京城,一起參加會試,一起進行比拼。

或許因為先帝選擇在京城登基,剛上任後,不僅鼓勵開墾,輕徭薄賦,興修水利,扶植工商業,整肅吏治,還注重教化。

傾斜資源教化薄弱的地方,所以目前南北方學子的教育水平、考生質量高並沒有拉開特別大的差距。

還在能接受的範圍內,沒有爆發利益上不可調和的衝突。

孫山看了看往年會試錄取考生的籍貫,還是南方學子偏多,特別是江南,閩贛一帶,數量比其他地方多。

孫山擔心遲早會爆發衝突。

至於是怎樣的爆發,這是以後的事,孫山對此也無能為力。

所謂南北榜--南北卷,就是會試階段,南方舉人,北方舉人的試卷分別呈閱。

南卷佔60的錄取名額,北卷佔40。

接下來殿試,就不分南北捲了,統一按照成績排名。

打個比方,這屆總共錄取100個舉人為進士。

在南卷中錄取60人,在北卷中錄取40人。

然後這60人和40人,不分南人和北人,統一放在一起參加殿試。

然後按照殿試的成績排名。

如果南人囊括了狀元,榜眼,探花,甚至排名前60都是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折枝

困倚危樓

大祭司重生闖蕩娛樂圈

想成為一條鹹魚

宿主她只想屯物資

苦薇草

太子的小啞巴有劇毒!

尚潯

豪門軍寵:調教小嬌妻

月影青悠

靈醫

灼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