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情深緣淺之師徒問答錄(4),重返兜率天,靜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 佛教義理 2020-8-2 問:我想請問一下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這些都代表什麼,都是菩薩位嗎? 答:十信位等問題網上可以查,都不是菩薩位,菩薩根據妄想的多寡分十一地。不過這些對我們凡夫來說都是遙遠未來之事,不必執著。 2022-6-5 問:師父上午好!想請教兩個問題。法華經裡面佛給徒弟授記,比如說學無學二千人當供養五十世界微塵數諸佛如來,然後成佛。請問這個授記為什麼能預料得這麼久遠,什麼時候成佛也是註定的嗎?還有文殊師利菩薩化度的龍女為什麼立刻就成佛了,這個原理又是什麼呢?頂禮??菩薩摩訶薩。 答:業盡方成菩提,業是和其他眾生互動中產生的執著,這世界都是執著所幻化而成。那業到底是什麼執著,比如說,我被人打了,我要報仇,這復仇心背後是四種執著。第一,對世界存在的執著,虛空世界是容器,有世界才有人,有人才有恩怨。第二,對自己存在的執著。第三,對仇人存在的執著。第四,要復仇的執著。好比一齣戲,第一要有舞臺,第二要有主角,第三要有反派,第四要有矛盾衝突的故事。一個人業越多,這四種執著心越重,越無法脫離輪迴。不僅自己的執著會束縛自己,別人對我的執著也會束縛我,使我無法離開,無數的冤親債主們都希望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時候,想走是不可能的。佛預言某人何時成佛,就是根據他的業來預測。我們叫業的總量,這麼多的業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受完報,用這個來預測。如果一個人不信佛,不持戒修行,那他的業的總量還在增加中,佛就不能預測。只有一個人開始修行,開始持戒,往減少業的方向努力的時候,佛就預測現有的業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消完。 問:那師父您看我業的量是在減少嗎?工作的時候總感覺消業的進度也不太行。總會被別人的想法影響。比如別人都覺得要處物件,談戀愛,這就搞得我也總想找物件,總被環境影響。放假自己獨處的時候頭腦還能清楚點。 答:在這裡又有一個概念,叫不退轉境地,我這一世修行了,但下一世又不知道會不會修行,不修行業就會增加,那就無法預測了。當一個人發菩提心,為普渡眾生修行,不為其他私慾修行的時候,道心方可堅固不退,稱之為以入不退轉三摩地。除菩提心之外,一切私慾修行者,都是不穩定的,所以無法預測。佛預測的人都是有菩提心的人。你還沒有發菩提心,無法預測,呵呵。還有,你有沒有想過,修行既然是個人行為,那為什麼一個世界同一時間段只能出一個佛,不能同時出很多佛?就是因為要消業,安排業自然有先後順序。比如說,我是等覺菩薩,我要成佛,還有一段業要消,我要和一個女人結婚過一世才行,這個時候另有一位等覺菩薩也想成佛,他和這個女人也有一段業要消,但是這個女人不能同時和兩個人互動消業,那必須分出誰先誰後。這時候通常會看誰的業少業輕就讓誰先消業,先成佛。目前這個娑婆世界下一個要成佛的人是彌勒菩薩,他是釋迦摩尼佛的搭檔。所以整個娑婆世界眾生安排業的時候,第一考量的是彌勒菩薩的消業,和彌勒菩薩有業的眾生會被重點關照,先給他們最好的修行和消業環境,次一級的是和這些人有業的眾生,這樣層層往下推。其他眾生在編寫命運的時候都要為上面這些人讓路,尤其是不能和彌勒菩薩爭。 問:是這樣啊。那師父和很多人互動過。在地球這些年的業有些還要等到下次過來再消吧? 答:我不急著成佛,無所謂了。還有那個龍女問題,人家本來就沒有業,只是靠妄想幻化出形象,妄想一滅,立地成佛。修行,修指的是修心,行指的是消業。修心讓妄想分別執著減少,實際上,和消業相比,修心養性只是掛機練級而已,打坐磕頭誦經都是。真正難的是消業,消業才是闖關打boss。修行上每一次提升境界都是消掉部分業後出現的。比如說,虛雲和尚看到茶几掉落碎裂,一下悟了,那別人看到為什麼悟不了,因為這是他的消業進展。 問:原來如此啊,我知道重點是什麼了。那這個業真是不計其數,要花阿僧只劫去消。 答:先修好心,當業來臨的時候做出準確選擇,就能消掉業,心不夠靜,慾望多,當業來臨之時反而會做出錯誤的選擇,導致業不減反增。一個人的行為頂多助長不好的習氣,不算業,一個人打飛機,最多助長淫慾,損耗身體,多了會消減福報。但不是業,淫慾修沒了就好了,但是出去嫖,和沒有業的異性發生性關係,這就算造業,要成佛必須先把那個妓女度成阿羅漢才行。 問:阿彌陀佛,末學最長時間戒過打飛機一年,結果後來就沒忍住。但是性關係這個倒是剋制住了。感恩師父提醒。 答:命運劇本里寫好的夫妻是可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總裁請自重,重生嬌妻太撩人

維羅妮的卡門

一步一繁華

傾風惜語

帶著製作工坊求生[綜名著]

水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