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章 耳根圓通法門,重返兜率天,靜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耳根圓通法門 有人問耳根圓通法門怎麼修,我就按照楞嚴經上的這段給大家解釋一下吧。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這是楞嚴經裡的原文。初於聞中,入流亡所,這是什麼意思?入流指的是,一開始聽外部的聲音,這個意思,這個亡所,就是說,你聽外邊的聲音,它消失了,這麼個意思,入流亡所,外邊的聲音,所是指,外部聲音的音源,入流亡所,就是聽這個聲音過來之後,聽到一段時間,他就外邊的聲音,逐漸消失。這裡邊有兩個階段,一個是有些人他不修耳根圓通,他也是打坐一定的程度後,他聽不見外邊的聲音,而是開始能聽見內部的聲音,心跳聲、血流聲這些,腸子的蠕動聲,他能聽見這個聲音,而且這個聲音聽起來非常大,比你想象的要大,整個好像整個宇宙空間都充滿了這個聲音一樣,那種大,但是又不影響你打坐。這個是,我們叫外動滅,內動生,外動滅,外邊的動靜消失,那裡邊的動靜開始升起,這個也是一種你的專注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反觀內聞,不再聽外邊的,也不去觀察外邊世界,而是往裡觀的結果。然後接著聽裡邊的聲音,裡邊的聲音也會漸漸消失。因為專注的聲音,怎麼聽法,我們以前講的時候,注意力放哪裡?這個是很重要的,你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外邊,你把手機放在裡面,放你前邊,然後開著音樂,開著音樂,不管是念佛聲也好,你把注意力放在手機上的話,這就錯了,你這樣注意力在外邊的話,在外邊會形成一個引力點,然後往外邊開始吸你的氣,這就錯了,所以你得把注意力放到你的兩個耳朵中間的大腦這個位置。我們已經都知道這個聲音是怎麼傳遞的,聲音是空氣裡的氧氣、氮氣這些粒子,這些粒子,氮分子氧分子什麼二氧化碳這些分子的振動傳到耳朵裡的耳膜,把振動傳到耳膜,然後耳膜透過聽覺神經把它轉變成我們能聽的聲音,這麼個過程。你就知道這個聲音聽到的時候,已經是在你耳膜上的震動了,或者說往裡已經到了你的神經了,所以說你要聽聲音就聽你注意力放到這裡邊來,大腦裡邊,而且你也不能放,把注意力提得非常重,提的非常重的話往頭上流血,腦子充血,所以注意力要輕輕地放,輕輕地,而且聲音也是,你不能選一個太嘈雜的聲音,尤其是不能去選音樂,讓你升起情緒的音樂,有些音樂聽起來讓你興奮的,這種是情緒興奮的,那種音樂都不行,一定要平緩的音樂,聽著能讓你靜心的音樂,最好是有些那種缽魚的聲音,叮,這一下很長一段時間,這麼傳過去的,這種好一點,如果你選一個什麼上下起伏的音樂的,都讓注意力跟著一起起伏,實際上都對修這個法門並不是好事,有些人他有耳鳴,有些人反而耳鳴,但對他來說修法很更方便,因為耳鳴它沒有什麼起伏,它就一直逼著這個聲音,一直暈暈這樣,一直聲音一直在,以前我也有過耳鳴一段時間。所以知道這玩意兒,一直在耳朵裡,早晨起來開始一直一整天,它有那麼一個嚶嚶聲音一直在,挺煩人,但是你可以拿這個來修行,那也可以。然後等你內部的聲音開始升起,然後在它又消失的時候,叫動靜二象,瞭然不生,動和靜二象都不生。但是這個時候,如是漸增,繼續聽,然後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聞所聞盡,盡聞不住,這是什麼意思呢?聞所聞盡,這是聞所,就是聽聲音,外部的聲音源這個意思。聞,第三第二個聞,是聽的根,這個意思,所以說這個是外面的聲塵和耳根,聲塵和耳根,應該就對18識當中的聲塵,還有耳根,還有耳識,這樣分,這三個當中,至少外邊兩個都消失了,這個意思。盡聞不住,住就是執著的意思,盡聞不住,也就是說,注意力,聽聲音的注意力,外面的聲塵,還有聲根耳根,還有耳識,這三個開始消失,然後盡聞不住,就是注意力消失了,注意力消失怎麼樣?那就開始進入三禪以上的境界了。覺所覺空,空覺極圓。這是覺是指分別心層面上的,分別心層面上,用覺來感受下邊所有執著,用覺來感受所有執著,而只有前面的所有執著都消失了,就覺空,覺所覺空,然後空覺極圓,到這裡就是已經沒有了執著之後,就進入了一個空的狀態,感受到一種空的狀態。然後空所空滅,生滅寂滅,到這裡是什麼?空所空滅就是,空所空滅就是已經到了菩薩的境界,用菩薩的妄想認知世界,一真法界的世界開始消失,生滅寂滅,這是什麼?妄想的生滅,妄想的生滅消失了,妄想的生滅,寂滅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