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章,大羅國的威脅,天上掉縣令,石之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心一路車馬勞頓來到京城時,己經是午後時分,車隊進城後首接前往西大街。
聖旨上說了,魯王趙泓擎之前在京城的府邸,經過簡單修繕,賜給了吳心。
這樣,也算是給了他一個京城的家,不至於到了京城,一時沒有立足之地。要說皇上也夠大方的了。
對這一點,吳心很欣慰。
看門人見到吳心到來,也很高興,歡天喜地的將眾人引進了府內。
魯王府作為趙泓擎在京城的府邸,規模也是相當宏大,飛閣流丹,畫棟飛甍,亭臺樓閣,奇花異草……應有盡有。
佈局講究,氣派非凡。
雖然最近這些年沒有人居住,但各個建築、房舍,保持得基本完好無損。又加以修復,給人一種煥然一新之感。
吳心對這個臨時住所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是初來乍到,要求也不是太高。
魯王府更名為吳府,吳心眾人也算是安頓下來。
小湯五作為吳府的臨時管家,忙前忙後的,跑腿打雜,安排著大家的食宿。
吳心在京城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然而,世事往往就是這般的巧合,就在吳心進京的第二日,大羅國的一封國書也送到了益皇趙泓煜的龍書案上。
書信是大羅皇帝親筆所寫,言詞犀利,態度強硬,嚴重譴責了吳縣令毆打大羅太子的罪行。
吳縣令身為朝廷命官,打傷太子,令大羅國蒙受奇恥大辱,若益皇不能給出一個滿意的交代,大羅將出兵益國,屠戮南塘縣
“譁”
當大太監魏琦將書信讀完,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
南塘縣又出了一個天下奇聞。
“天吶!這吳縣令真是膽大包天,堂堂大羅太子都敢打,行為魯莽,性子惡劣。難怪大羅皇帝震怒,這不是在打人家大羅國的臉嗎?”
有人開始分析事情的嚴重性。
“唉!吳大人到底是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啊!”有人感嘆。
“不愧是第一縣令,果然名不虛傳!”有人亢奮。
“呵呵!老天要其滅亡,必然令其瘋狂。吳心恃寵而驕,終是惹了天大的禍端”有人幸災樂禍。
“肅靜!”
大太監高聲一喊,大殿上又恢復了安靜。群臣搖頭感慨,面面相覷。
“諸位愛卿!”益皇挪了一下屁股問道,“此事當如何處置?”
當皇帝的大都如此吧,遇事了,先問群臣的意見,然後自己在最後拍板。
“父皇!”
大皇子率先站了出來道,“此事皆因吳縣令魯莽所至,依兒臣之見:眼下當派出使臣,陪同吳縣令前去賠禮道歉,以平息大羅國的怒火,避免戰事的發生…”
“陛下!”
禮部尚書潘奎恩緊跟著站了出來,他對外事最為敏感,故此,立刻附議道,“大皇子言之有理,斷不可因此事引發戰爭啊……”
益皇面沉似水,瞅一眼大皇子,又看了看禮部尚書,問道:“把吳縣令送往大羅,誰能保證他能活著回來?”
“這個……”
二人頓時啞然,誰敢保證到了人家的地盤,吳心還能全身而退?
“陛下!”
這時,大將竇天明站出來道,“大羅國不過是虛張聲勢,危言聳聽罷了,若真出兵,咱們還怕他們不成,末將願率兵禦敵!”
到底是武將,總比文臣有蛋子。
竇將軍話音剛落,二皇子接著發話了:“父皇!倘若大羅來犯,兒臣願隨同竇將軍一起前去抗敵!”
益皇擺擺手,沒有說話,而是把目光落在了前面的範丞相身上。
“陛下!”
範丞相會意,立刻站出來拱手道,“依老臣之見,如今,當事人不在,且莫早下結論,等吳縣令到場,問清原由,再做應對也不遲……”
“嗯!言之有理。”益皇點頭。
“陛下!”
這時,站在後面的一位大臣出列彙報道,“臣昨晚路過西大街時,聽說吳縣令己經到京,剛剛入住了魯王府,不如傳他前來問話。”
“哦?”益皇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忙吩咐道,“塊去,速傳吳大人覲見!”。
初來京城,一路奔波,吳心本想美美的睡上一覺再說,哪曾想,一大早就被人帶到了金殿之上。
當他揉著眼屎,一路罵罵咧咧的走進大殿,一抬頭,頓時懵逼了。
上面坐著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