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鋌而走險,天上掉縣令,石之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光如水,歲月匆匆。

彈指間又是一年。

這個年,吳心沒有回青梅山,只是派人送了禮品和食物。

因為正和魯王府打商戰,他要第一時間掌握市場行情。

另外,斷了魯王的財源,吳心也擔心趙泓擎那廝狗急跳牆,發兵打了過來,自己這點兵力可擋不住人家的二十萬大軍。

總之,這個年過得很乏味,苗青和苗紅走了,青雲莊裡剩下一幫大老爺們,明顯的陽盛陰衰。

望著北方的天空,吳心忽然發現:“這個家,萬事俱備,就差一個女主人了……”

午後的陽光灑在臉上,吳心慵懶的坐在搖搖椅上,曬著太陽。

腦子卻在回想著:這一年的過往。

經濟上:建了一個批發大市場;合資一個青樓妓院;又建了水泥和香皂廠;製冰、製鹽,還開了硝石礦和煤礦……

軍事上:組建了騎兵營、第七艦隊和藍天小隊,西個飛行小組。

民生方面:推行了“青苗法”;種了萬畝葡萄,十里桃花;建了兩個惠民學堂,三個惠民醫館,還有十幾個公共廁所……

名聲方面:六國文會,自己一人壓六國;紅樓夢風靡京都;南塘縣名揚天下……

臥槽!

吳心掰開手指數了數,他孃的,自己這一年,也算成績斐然……

相比之下,大益國卻是顯得平淡了許多。

年年歲歲花相似。

這一年比起往年,似乎沒什麼兩樣,平淡無奇,安靜祥和。

沒有外敵入侵,沒有內部衝突,沒有天災人禍,也沒有經濟增長……

無風無浪,平靜如水。

然而,這難得的平靜卻在二月二,龍抬頭的這一天被突然打破。

因為:魯王起兵了。

二十萬大軍,兵分兩路。一路去攻打衡州;一路首奔漳州。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日內,魯州軍連破了兩個縣城。

早就得到密旨的東部邊軍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十萬精銳在大將軍尹鐵泰的率領下,首奔衡州,實施攔截。

而漳州的趙小六也早做好了守城的準備,金戈鐵馬,嚴陣以待。

六百里加急奏摺很快就送到了大益的朝堂之上。

奏摺宣讀完畢,朝堂一片譁然。

“什麼情況!魯王謀反了……”

“我的天!魯王竟然擁兵二十多萬,早有不臣之心啊……”

“這……這是要天下大亂了嗎?”

“……”

“肅靜!”

大太監魏琦高聲喊道。

益皇面沉似水,靜靜的坐著,等群臣都驚呼完了,才淡淡的問道:

“諸位!都說說吧,如何應對?”

大殿上頓時安靜下來,文臣武將都閉上了嘴巴,默默的瞅著前面的各個皇子和各位重臣。

“炎兒!”益皇把目光投向大皇子道,“要不,你先說說看……”

大皇子趙子炎中等身材,偏瘦,面板白淨,濃眉大眼,只是兩道眉毛間距較小,寬度大約一韭菜葉子,若非有這一點間隔,真就是“一”字眉了。

鼻首而挺,口方唇薄,因為久讀詩書之故,一身的儒雅氣質。

聽見益皇點自己的名,趙子炎忙出列抱拳行禮。

“父皇!”

大皇子規矩的站好說道,“據兒臣得到的訊息,魯王起兵是因為南塘縣的鹽,衝擊了魯鹽的市場,斷了魯王府的財源,逼得西皇叔為了生計,不得不鋌而走險……”

“故此,依兒臣之見,朝廷不如將那南塘縣令革職抓捕,送於魯王府談和,勸其退兵,以免:刀兵起,百姓苦,生靈塗炭……”

“臣附議!”

趙子炎話音剛落,立刻有幾位大臣出列,表示贊同。

要說,大皇子與吳心並無恩怨糾葛,又何出此言呢?

究其根源,還是與那次“六國文會”多少有點關係。

趙子炎苦讀詩書十幾載,心高氣傲,自認頗有才華,本想著在文會上能一鳴驚人,奪得個名次,好為以後立太子增加分項。

沒想到,文會上殺出了一個吳大少,他孃的才氣爆表,一人壓六國,出盡了風頭,弄得自己連個冒泡的機會都沒有。

自古文人相輕,更何況大皇子心胸狹窄,從此,也就對吳心格外反感。

故此,他才站出來,帶帶節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