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章,要是吳心在就好了,天上掉縣令,石之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沙士珹被扒掉了朝服、官帽,兩個侍衛架著扔到了外面,大殿裡又恢復了短暫的平靜。

沒有人說話,都看得出來,皇上正在氣頭上,免得觸了黴頭。

益皇坐在龍椅上,運了一會氣,目光就很自然的落在了劉大人身上。

“劉典!”

“臣在!”

劉典的腦袋嗡的一下,急忙出列,低眉斂目,像豆芽子似的不敢抬頭。

“舉薦失誤!罰俸一年。”益皇的白眼珠子瞪著劉典說道。

“謝陛下!”

劉典鬆了一口氣,還好,頭上的烏紗帽算是保住了。唉……都是大皇子害人啊!

劉大人有苦難言。

“父皇!”

這時候,大皇子站出來面色陰沉的說道,“那南塘縣的賦稅怎麼辦?要不要再派人去收……”

“不必了!”

益皇擺擺手打斷大皇子的話說道,“南塘的賦稅還是等吳大人回來了,讓他去收吧。”

其實,益皇心裡己經很清楚了,再派一個縣令過去也是徒勞,南塘縣己被吳心經營得鐵桶一個,外人是很難插進去手的。

自己這個兒子,果然妖孽!

想到吳心,益皇的心情又黯然下來,默默的在心中感慨:

要是吳心在就好了,他能帶兵禦敵;他也能賺錢賑災;能替朝廷分憂解難。

可惜……

益皇越想心裡越煩躁,再看看下面站著的滿朝文武,忽然覺得一個個都他媽是廢物,於是,他心煩意亂的揮揮手:

“退朝!”

眾臣成群的,走出皇宮大殿,分別回府,或者,各自去忙自己的事去了。

童尚書在戶部又忙了半天,回到府上時,己經是華燈初上了。

夫人朱氏早準備好了飯菜,西個熱的,兩個冷盤,還有一小盆銀耳蓮子羹。

旁邊火爐上,女兒童瑤瑤還溫著一壺“狀元紅”酒,只等童尚書這個一家之主的歸來。

外面天寒地凍,家裡溫暖如春。

童尚書剛進門,女兒童瑤瑤便迎了上去,替老爹摘掉官帽掛在衣架上。

“爹爹!又是回來這般晚,北援的大軍不是都己經出發了嗎?你這又忙的何事……”

“唉!”

童尚書嘆口氣,“北邊的糧草是夠了,這不是祁綏一帶又鬧雪災了嗎?朝廷又要籌集錢糧賑災,爹這個財神爺如今可是忙得很啊!”

“真是多事之秋。”

童瑤瑤說著拿過來溫熱的酒壺,一邊給老爹倒酒,一邊又安慰道,“天大的事先放一邊,吃飯要緊……”

“嗯!”

童尚書喝了一杯酒,佳釀入腹,頓感神清氣爽,忍不住感慨道,“還是家裡好啊!有酒有肉有親人陪伴,想想災區,想想戰場……”

童尚書說著說著話忽然停住了,因為他看到朱氏在摸眼淚。

“怎麼了?夫人!”

“沒事!”

朱氏吸了一下鼻子說道,“有點想乾兒了,這冰天雪地的,他是不是還在打仗……”

童乾是童尚書的兒子,自幼愛武,喜歡舞槍弄棒。後來長大了,朱氏乾脆把他送去了軍營,跟著朱豐旗將軍做個偏將,接受軍隊的鍛鍊。

朱豐旗是朱氏的親弟弟,震北大帥,朝廷重臣,也是老朱家的頂樑柱之一。

童乾跟著舅舅,自然也受不了委屈,建功立業也是早晚之事。

當然,兒行千里母擔憂,更何況發生了戰事,朱氏的擔心是難免的。

“娘,莫擔心!”童瑤瑤又來勸母親,“哥哥他武藝高強,又有舅舅的照應,一定不會有事的……”

“說是這樣說,但是,戰場之上,刀槍無眼,當孃的如何不擔心?”

“唉!”

朱氏輕輕嘆口氣,忽然就想到了滅大羅軍的吳心來,不由脫口而出道,“要是吳心在就好了,帶著他的南塘軍去滅了北奴那十萬鐵騎……”

童瑤瑤聽得美目流盼,笑著打趣道:“爹!你看我娘,兒子在戰場就擔心的要死,讓女婿去了就不擔心了,呵呵…”

一句話,氣氛緩和起來。

“你個臭丫頭!”朱氏頓時笑了,“這還沒定親呢,就是我女婿了,不害羞……”

“孃的意思是吳心的南塘軍不是厲害嘛,大羅三十大軍都被他給滅了,北奴的十萬鐵騎算什麼?”朱氏接著解釋道。

童瑤瑤聽著,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