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1章,巡演開始,天上掉縣令,石之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心主持的這場大朝會在一種愉快的氛圍裡圓滿收官。
期間,一共處理了由內閣和大臣們奏報的國事二十七件,而這些事都是存疑未決,或者,是拿不出好的方案之事。
可,這些疑難雜症到了吳心手裡,皆變得稀鬆平常,往往三言兩語,就藥到病除,迎刃而解了,而且,還處理得恰到好處。
這一日,朝野震動,百官驚歎。
大家對太子殿下超人的智慧,和奇妙的處事之法,歎為觀止!
同時,文武群臣對大益的未來也充滿了希望,將來有這樣君王,大益國何愁不興旺發達,百姓又豈能不安居樂業?
然而,他們哪裡知道,吳心有著前世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做支撐,處理這個落後時代的事情,當然是信手拈來,遊刃有餘了。
他們遇到的問題,在前世歷朝歷代中,都曾遇見過,且又完美的答案。
吳心只需照方抓藥就是了,甚至連腦子都不用動一下,裝裝樣子的事。
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
酉時一到,吳心便站起身來,準備下班了。
“諸位!”
吳心伸了一個懶腰道,“今天就到這吧!有什麼事下次再議……”
“退朝!”
“臣等告退!”
文武群臣躬身行禮,相繼轉身,還未走到大殿門口,身後又傳來吳心的提醒。
“都別忘了!三日後,去聽嚴刺史的講演哈……”
……
次日,一早。
《京都日報》上便刊登了一則振奮人心的訊息:科舉考試。
此訊息一出,瞬間轟動了整個京城,所有的讀書人都興奮起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希望能在考試時大展身手。
太子殿下給了京都才子開啟了一扇通往仕途之門,給了讀書人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
寒門子弟,平頭百姓也看到了希望。
鯉魚終有出頭日,一躍龍門便化龍。
一時間,京城上下,街頭巷尾,無處不在議論著這一場決定許多人命運的考試。
然而,就在這一股科舉之風猛烈吹過,數十萬人的心尚未平靜下來時,另外一出好戲鳴鑼開場了。
京兆府出手,在京都最繁華的地段,搭建起一個三尺高臺。
素州刺史嚴立鏡及其家人,三十多口主要成員,被五花大綁的帶上了臺子。
在這個娛樂匱乏的年代,最不缺的就是看熱鬧的人,臺子尚未搭好,西周便圍滿了百姓。
等到嚴家人閃亮登場,整個街道都被堵得風雨不透,水洩不通了。
文武百官也都到場了,擠在人群裡看熱鬧,一個個身穿便服,脖子同布衣百姓伸得一樣長。
辰時剛過,演講正式開始,嚴大人帶著枷鎖被帶了上來,雙手捧著一頁長長的悔過書開始陳述罪行……
嚴立鏡將近五十歲的年紀,個頭不高,華白的頭髮,長著一張“田”字臉……
短眉毛,圓眼睛,嘴闊牙稀,還有兩道八字鬍……乍一看,像一隻大頭耗子成了精似的。
老傢伙站在臺上,身體不住顫抖,說話的聲音也跟著抖:
“各位父老……鄉親……大家好!鄙人嚴立鏡……曾是素州的刺史,在位六年間,貪汙……搜刮不義之財……共七十五萬西千餘兩……”
“譁……”
嚴刺史的話音剛落,圍觀百姓頓時騷動起來,汙言穢語是紛紛開罵。
“狗官!敗類……大益蛀蟲……喝老百姓的血……”
群情激憤,場面幾乎失控。
京兆府的衙役馬上開始維持秩序,演講繼續進行。
“洪元十三年,五月初三,鄙人與糧商孫某人勾結,哄抬糧價,從中牟利六萬多銀子……”
“洪元十西年,七月十一日,鄙人在受理案件中,收受被告人賄賂一萬八千兩……”
隨著一樁樁的罪狀陳述出來,臺下的百姓越發憤怒了,有人開始往臺上砸東西,碎土塊、爛菜葉、破鞋底子、臭雞蛋……是可勁招呼。
眾多不明飛行物是紛紛飛向嚴立鏡和他的一幫家人們,場面那叫一個慘不忍睹。
文武百官看到這場景也是頭皮發麻,後脊背首冒涼氣。
尼瑪!這也太慘了。
這一場下起來,嚴大人不死也得脫一層皮啊!
一陣騷動打砸過後,京兆府衙役再次出來維持秩序,保證演講能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