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登聞鼓-正妃開局,學霸穿越成側妃,咱不捲了,紫竹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芸兒靜靜站在崔婉兒的身後,看著晨光為崔婉兒鍍上一層淡淡的金色輪廓。

回想初次見面,崔婉兒如同古典畫卷中走出的美人,貞靜柔順,全身上下都流露著溫婉的氣質,是那種毫無銳利稜角的柔和。

然而,如今這個最最最傳統的女子,已跨出了後宅的門檻,為了守護她的家人,她的理想,勇敢地拿起了鼓槌。

楊芸兒心中感慨,她做了一個深呼吸,將昨日羽墨出殯以來,留存在心中的鬱結之氣全數吐出,任其消散在晨光清冷的風中。

看到眼前目光堅毅的崔婉兒。楊芸兒愈發相信,只要守住本心,自己便不會迷失在這個時代。

雖然自己正被這個時代悄然同化。但同時,她也憑藉著自己心頭一股真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周圍的人。

一切都會好起來。

靜鞭三下響,衣冠拜冕旒。

大臣們魚貫入宮,崔婉兒鼓聲不止。

昨天王府發喪之事已經傳遍京城。

天子面前的近臣,都是狐狸級別的。六王府這是要反擊了,今日看起來有好戲了。

大家面上不顯,但都心照不宣。路過崔婉兒身旁時,除了太傅面露心疼,其餘皆目不斜視,反而較之平時,腳下更加快了幾分。

景泰帝早就聽到了宣德門外的動靜,這是,終於來了?

他看了眼洪都知,吩咐道:“去,看下怎麼回事兒!”

洪都知識趣地退下,很快便回來稟告道:“回稟陛下,是六王正妃崔娘娘在敲登聞鼓。”

“崔氏?”景泰帝挑了挑眉,“不是楊家認的那個乾女兒?”

“回陛下,側妃楊娘娘跟在崔娘娘身後,還有丫鬟抱著血衣,並幾名侍衛扛著老虎,這陣仗,顯然是有備而來。”

景泰帝捋了捋鬍鬚,眼中滿是玩味:“朕記得那個崔氏是個最沒脾氣的,此前一味縱著暄兒胡鬧,這次居然能打頭陣?”

這可有點意思了。

景泰帝由著近侍整理好衣冠,給了洪都知一個眼神,吩咐道:“將外頭的人全都帶上來吧。”

洪都知躬身領旨,拖起一聲長調:“上朝~”

“宣擊鼓人入殿。”

崔婉兒由檀雲扶著,一步一步走得很穩,楊芸兒則不緊不慢跟在後面,嫣紅捧著血衣,後面老耿和趙二及幾個王府親衛扛著兩具虎屍。

到了大殿中央,崔婉兒穩穩跪下,向天子行大禮後,高聲陳情:“臣妾崔氏,六王正妃,今日擊鼓,特為夫君鳴冤,為百姓叫屈。”

楊芸兒也跟著跪下,來到這大瑞的權利中心,她心情反而平靜下來,這是一場硬仗,自己需要穩住。

說辭都是之前準備好的,事先與崔婉兒演練過好幾遍,楊芸兒相信不會出錯,但她沒有料到婉兒姐姐今日發揮超乎尋常的好。

對於楊芸兒而言,她將擊鼓鳴冤當做一個必須完成的專案或者挑戰來推進,她一腔熱情大多出於道義和責任感,因此更偏向理性。

而崔婉兒,此刻是真真實實替自己的夫君鳴冤,動得是真情。

一口氣陳情完畢,婉兒神色哀慼,將血衣等證據一一呈上,然後帶著王府眾人,再次稽首叩拜。

禮畢,婉兒幾乎帶著哭腔,言道:“臣妾實在不忍看到王爺一片赤忱之心被汙。請陛下明查,還王爺以清白。”

崔婉兒聲音雖一如既往的婉轉柔美,但今日明顯柔中帶剛,那種強忍著淚意也要把話說完的執著與隱忍,只要聽者尚存良知,必然動容。

只可惜,大殿之上,良知是個稀缺品。

景泰帝聽完,心頭倒有幾分觸動,不想崔氏惡族竟也能有如此深情且有大義的女子。

可他身為帝王,需不偏不倚。

兒媳為兒子鳴冤,這雖是他暗示的結果,但帝王面上卻未曾顯露半點嘉獎或偏頗之意。

景泰帝冷冷環視一圈,見殿堂上百官神色各異,不由眉頭緊皺起,搭足帝王架子,用不怒自威的聲音問道:“崔氏鳴冤,眾卿以為如何?”

帝王搭臺,棒子已經有人扛來了,接下來就要看誰接棒唱戲了。

然而,此刻朝堂上鴉雀無聲。

往日楊相國總是第一個揣度聖意,快速接棒。可此時他並沒有急著出列接棒。

自乾女兒與李泓暄結親後,他幾番示好,李泓暄都不陰不陽不接茬,已位極人臣的楊文山已非當年蜀中阿楊,早養出了幾分氣性。何況近日他得了宮中訊息,張更衣腹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後有了五個大佬弟弟

雲婖歌

阻止反派滅世的正確方法[穿書]

春水醉山

月隱清淺時

星羅洛洛

實習土地爺

地君.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