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辰辰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4章 新種子送到,藍昭嘉獎何福,絕色大明:風流公子哥,也太狂了,小辰辰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過了一陣子,一封密信,再次被何福傳來。

當看到密信後,藍昭穿好衣服,直接乘坐馬車,趕到了開封,而後乘坐火車,趕到了山東。

是的,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藍昭動用了無數的錢糧,給工人們開出無法拒絕的高薪,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就打造出來了一條十字鐵路線。

南北從開封到大同。

東西從臨淄到開封。

之所以只修這麼短,不是因為沒錢,也不是因為沒人,而是因為,這些已經足夠滿足當下的要求了。

若是再修,就需要打通一些要塞了。

對於藍昭而言,無疑是削弱自己的防守力量。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兒,江北的農耕時間到了。

憑藉高昂的工資,那些工人們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賺到了種地好幾年都賺不到的薪酬。

可以說,所有參與到工程中的民夫們,都巴不得這鐵路能一直修下去。

但藍昭很清楚,大明現在的糧食儲備,還遠遠不夠應付以後的天災。

可以說,大明最終失敗,絕對不能全部歸結到皇帝不行。

大明國祚二百七十多年,災害之多,據歷史學家鄧拓統計,竟達一千零十一次,這是前所未有的紀錄。

根據統計,災害最多的是水災,共一百九十六次;次為旱災,共一百七十四次;又次為地震,共一百五十六次;再次為雹災,共一百十二次;更次為風災,共九十七次;複次為蝗災,共九十四次。

除此之外,還有饑荒九十三次;疫災有六十四次,霜雪之災有十六次……

而據陳高傭統計,明代災荒共計1224次。其中,水災496次,旱災434次,其他災害計294次。

鞠明庫則據《明實錄》《明史》《古今圖書整合》等資料相關記錄統計得出,明代共發生自然災害5416次。

據鄧拓統計明代災荒次數,可以推算,明代至少先後出現有1011個災區;據陳高傭統計明代災荒次數,明代至少先後出現1224個災區;據鞠明庫統計明代災荒次數,明代至少先後出現5416個災區。

有些災區跨州連省,面積廣大;有些災區持續多年,甚者各種災區相繼疊加一起,1300~1399年,旱災31次,250次;1400~1469年,旱災39次,水災323次。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可以維持國祚二百七十六年,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而且在這期間,還是小冰河時代,各種農作物的產量受損嚴重。

這也是為何,藍昭在研製出來新型船隻後,立刻派人出海尋找新型糧種的原因。

只要能夠吃飽喝足,就算是生活環境差一點兒,漢人也可以繼續安安分分的生活下去。

可一旦環境讓他們無法生存下去了,漢人就會告訴所有人,什麼叫做真正的戰鬥民族。

這一點兒,在漢人周邊居住的國度都很清楚。

雖然華夏正史中,從沒有寫過入侵他國的歷史,就算是霍去病封狼居胥,也僅僅是一筆帶過。

甚至於,在唐朝安史之亂期間,唯一一次冷兵器時代,雙方軍隊投入的總兵力達到了幾十萬人,雙方參戰人數,基本上都是精銳。

在常規情況下,一支軍隊的損失比例超過百分之五,就會敗退,超過百分之二十,基本上就會全盤崩潰。

但香積寺之戰中,雙方戰損都超過了百分之五十,卻依舊死戰不退!

這在冷兵器時代,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可就算如此,在學校的歷史書中,卻連個字都沒有被提及。

但百年近代屈辱史,卻能分成上下冊來大寫特寫。

用一句現在網上的話來說,那就是在漢人看來,戰爭獲得勝利,那是理所應當,失敗了那就要詳細寫下戰爭的細節,好方便後人覆盤。

最早的儒家中三大學派,公羊派便提出,十世之仇尤可報也。

而朱棣北上五徵漠北,理由就是為了給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劉邦報仇,因為當年的匈奴人,將偉大的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圍困在了白登山上……

藍昭現在雖然徹底解決了塞北草原人的威脅,還設計讓倭國人也被弄死了三分之一差不多。

但藍昭可還記得周圍有其他的國度,畢竟立國之初,周邊的宵小之輩可是都瞄著中原,甚至於還有忘恩負義,承受了恩情,還反過來咬恩人一口的白眼狼。

雖然為後世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先鋒!同學們一起穿越吧!

芮導

人在海賊我成了多弗朗明哥

暫別昔年

為聖

夜江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