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踏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章 ju-52飛往包頭,灼日之矢,長嶺踏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林懷粵和邢驍霏代表基金會接受了山西督軍府的饋贈,一架1934年產ju-52\/3m客機。
為什麼要註明是3m?因為,容克52的1m是辣雞。
民國十六年(1927年),大名鼎鼎的ju-52其實就早早登上了航空歷史的舞臺,不過剛開始的它,是一架單引擎飛機,即ju-52\/1m(1m就是一個發動機的意思)
1m銷量非常慘淡,生產了十二架,只有不明就裡的加拿大人買了一架。
五年後,不甘心的容克經過一年籌備,由當時還在世的雨果容克斯博士本人親自出手,對ju-52進行了改造,把單引擎增加到了三個,1m改為3m,正是這個改造,讓容克52從此贏得了燦爛的新生,賣到了世界三十多個國家,一躍成為了前世二戰中最成功的三發飛機。
所以,和ju-86改為高空偵察機變無敵,ju87改為大炮鳥大殺四方一樣,容克的飛機在出廠之後,好像都往往得經歷一個魔改。
其實,這也不奇怪,這一改,才是容克貴族放下架子,真正去直面市場,解決使用者需求的過程。
Ju-52\/3m有主副駕駛員2名,機長18.9米,翼展29.25米,高5.5米。機翼面積110.5平方米,空重5.7噸,最大起飛重量十噸。
使用三臺寶馬132活塞發動機,單臺最大功率725馬力,最大平飛速度265公里每小時,巡航速度200公里每小時,航程1000公里,實用升限6000米。
雖然資料比不上道格拉斯1936年首飛的當紅辣子雞dc3,但作為一款早dc3九年研製的飛機,它各方面效能已經是非常出色了。
如果是軍用型,前世德國人經常會在ju-52的機背,起落架中間,後尾處裝備上3挺7.92毫米mG-15機槍。不過閻錫山這架專機是完全沒有任何武裝的。
說是專機其實有點誇張,因為這架飛機到了太原後閻錫山自己很少用,別人更不敢用,基本閒置。
五姑娘和梁華之在機艙門口等著他們,梁華之笑道:“兩位請上飛機吧,機艙裡,有五姑娘給你們準備的禮物。”
林懷粵和邢驍霏一笑登機。其實他們對ju52都已經很熟悉了,作為運輸機,ju-52機艙內部最大尺寸,高6.36寬1.65高1.9米,容積16.7立方,最多可乘搭18名傘兵或者12副擔架。
走進機艙,中間是走道,走道左右是十四扇高大的方形舷窗,舷窗邊是舒適整齊的七排十四張皮座椅。
最後一排座椅和前七排之間隔著機艙門,在艙門一側的皮椅換為兩張簡椅。所以這是一架標準豪華型17座ju-52客機,連正副駕駛員無線電員在內最多可乘坐20人。
這時,最前面四個座位忽然站起四個人來。兩男兩女都穿晉綏軍灰藍軍裝,齊刷刷向兩人敬禮道:“長官好!”
邢驍霏連忙向四人回禮,正在訝異。只聽背後登機的梁華之哈哈大笑。
“博涵,閻主任趙主席擔心你駐紮包頭後各方面情況不熟悉,不好展開工作,這四位是督軍府給你準備的參謀團隊。讓你能夠後顧無憂,盡展所長。你看還滿意嗎?”
“這怎麼,主任主席厚恩,何以克當啊……”
“都是為了做好工作嘛,你就不要客氣啦。”梁華之咳嗽一聲“你們四位,都自己向邢長官介紹一下吧。”
“我是督軍府作戰參謀,孫敬軒。”這是個年近四十的中年軍官,晉綏軍少校軍銜。
“我是督軍府後勤參謀,葛晉興。”這是個三十歲左右的上尉,面容肥白。
“我是郭靜茹,負責無線電。”這是個神情恬靜的女子,居然也是上尉軍銜。
“我是德語翻譯芩琳琳。之前是山西師範大學的老師。”四個人裡只有這個充滿活力的女軍官看著最年輕,大概剛入伍還沒有軍銜。
林懷粵倒是坦然道:“博涵,既然主任主席如此厚意,那你就欣然接受吧,去了包頭有他們幫助,才能更好展開工作。”
梁華之笑道:“這就對了嘛,還是懷粵兄爽利。博涵你在塞外冰天雪地,行事也要潑辣一點!”
於是幾個人帶著參謀團下了飛機,和五姑娘又道了謝。
銀鷹航校這邊新來了教官,自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林懷粵無法和邢驍霏同赴包頭,於是兩兄弟相擁而別。
肥仔帶著參謀團和六名德國飛行員,帶兩部高空照相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