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踏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尷尬的一幕,灼日之矢,長嶺踏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意見。
在場的人都沒有說話,只有最後進來那個劉效曾,他是包頭王靖國麾下的軍官,卻忽然站起來說:“我有些意見。”
一直沒有吭聲的孫長勝看著劉曉增說:“好,劉團長你說。”
劉曉增道:“我的團是大多數新兵組成的補充團,訓練沒全部完成,而且現在還缺1個連,要獨立負責西半面的作戰,恐怕難以完成任務,這是我的第一點意見。
第二點,作戰時間是不是最好定在拂曉後,因為拂曉前天太黑,容易分不清敵我,造成自相殘殺。”
劉曉增低頭看了看腕上的手錶:“第三,現在是下午2點,我的部隊在烏克忽洞村,離百靈廟有80裡,我剛剛才接到命令,即使現在馬上趕回部隊,帶上部隊出發,來回路程也有160裡,根本無法達成今晚12點開始進攻的任務!
所以,我希望兩位總指揮能重新考慮作戰計劃。”
……
劉效曾說完後,會場上所有人沉默了足足有1分鐘。
傅作義給所有攻擊部隊下達的命令是:此次軍隊行動,必須絕對保守秘密,嚴行封鎖訊息,因此,各個部隊調動,都是打著演習的名義,在“聲東擊西,難分虛實”中秘密完成集結。
但孫長勝孫蘭峰的部隊,主官都是心裡有數,只有劉曉增是王靖國的人,而包頭王對下屬保密工作做得太好,實心眼的劉曉增一直以為自己的補充團是真演習,這下部隊根本來不及到位。
此時趕鴨子上架,他看看周圍,想想自己既不屬於孫蘭峰,又不屬於孫長勝,和兩位長官都不熟,因此,有話一定要在這個公開場合說清楚,不然肯定要背鍋,於是就站起來開口了,造成了眼前尷尬的一幕。
三個步兵團,缺了一個,圍三闕一,少了一面,怎麼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