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踏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章 傅作義的戰前動員,灼日之矢,長嶺踏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根本不用看德王的電文,邢驍霏每天拿到沖洗出來的照片,都會和老孫譚耀祖十匹騾子幾個人聚在一起認真看一遍,討論分析,才讓老孫安排送到歸綏傅作義指揮部。 他每次都看得很細,想得很多,希望透過航空圖片觀察到嘉卜廟的形勢,更希望瞭解到田中隆吉的動向,尋找出手機會。 毫不謙虛地說,肥仔對偽蒙軍和偽大漢義軍的具體動向,比德王李守信王英都要清楚。 11月5日情報回來,他和老孫發現化德縣城商都縣城一帶,車馬往來,人員活動明顯比往日頻繁許多。 邢驍霏當時就有一種預感,戰爭迫在眉睫,也許幾天內就將到來,不敢怠慢,一邊安排送照片,一邊立刻發電歸綏指揮部,彙報偵察所得,提醒異動。 不過,歸綏傅作義指揮部遲遲未有回覆。 直到晚間,指揮部才回電說:情況已知悉,繼續偵察,等待命令。 邢驍霏笑笑,他已經學會了從容面對,耐心等待,他明白,他是區域性,傅作義是整體。大家處的位置不一樣,邢驍霏知道的,傅作義都知道,許多邢驍霏不知道的,傅作義知道。 …… 確實,每個人考慮的問題不一樣。在肥仔一心一意想幹掉田中隆吉時,歸綏城這邊,傅作義收到德王通電和黑鷹的航空照片,對嘉卜廟商都張北的動態已經是全盤瞭然。 作為綏遠省主席,他身上揹負的壓力極大。 綏遠要面對偽蒙軍和偽大漢義軍,共三個軍,三萬多人槍,而他的35軍,滿員不過萬餘人。這一切,還沒計算偽軍背後的日本人。事情既已發展至此,日偽大舉犯綏只是個時間問題了。傅作義知道,接下來的戰役會很艱難。 他一直在努力尋找閻錫山和常凱申的支援。 十日前,藉著為常凱申拜壽之名,傅作義和閻錫山去洛陽見了常凱申,常對閻錫山提出的“不卑不亢,相機應對”的綏遠戰略大加讚賞, 還慷慨地把湯恩伯第13軍和門炳嶽騎兵師交給閻錫山指揮。但誰都知道,晉綏公署哪能真正指揮得了中央軍,尤其是這位除了老常誰都不尿的悍將湯恩伯。所以這不過都是停留在口頭的支援而已,實則有限得很。 相比起來,還是閻錫山的扶持來得實在些,他親自飛來包頭,帶來傅作義最急需的銀餉,還授命綏西王靖國軍和趙承綬騎兵軍,兩個軍皆要聽從傅作義調遣。 而傅作義的義兄李服膺第69師已經作為增援先頭部隊,在開往綏遠路上,晉綏軍十三太保已有其四,其餘山西援軍也將陸續集結在大同一帶。 再加上一個駐紮在包頭的黑鷹航空隊。每天不間斷地送來敵我態勢情報。 這樣一來,起碼35軍不是孤軍作戰,比他當年涿州之戰時,情況要好多了。 傅將軍生平行事,座右銘是八個字,“不說硬話,不做軟事。”難得的是,面對德王赤果果的戰爭威脅,他依然能從容不迫,選擇後發制人。展現出一派大將之風。 他一面召集各界人士,發表公開講話,揭露日本侵佔東北與內蒙古大部後仍貪心不足,妄圖先取綏遠再佔華北進而滅亡整個中國的狼子野心。而自己的態度,將是“堅決抗日,絕不做亡國奴!”毅然表達抗爭決心,喚起民眾支援與同情。 另一面,則在積極調動部署軍隊,召開軍事準備會議。 …… 兩天後,郭靜茹接到歸綏指揮部電令,定於11月8日晚6點,在綏遠綏靖公署,召開軍事會議,要求所有營以上軍官與會,不得有誤。 8日一早,邢驍霏與孫參謀一起,前往包頭車站,乘火車趕往歸綏。 他們坐的這條鐵路線,非常的有名,幾乎每個華夏人在教科書上都聽過。 1909年,從美國耶魯大學留學回國的詹天佑主持修建了這條從北平豐臺小鎮到張家口的鐵路,這也是歷史上華夏人自己主持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線,它就是著名的京張鐵路! 之後,又是在詹天佑的極力推動下,京張鐵路延伸到了歸綏(呼和浩特),不久之後,又向西延伸到了包頭。 在這個交通不便的年代裡,這條起自豐臺,經張家口、陽高、豐鎮、卓資山、歸綏,終至包頭,全長816.2公里的鐵路線,一躍而成綏遠聯結河北最有力的交通工具。 它也把綏西的包頭,中部的歸綏,綏東的集寧,綏遠省的三大城市,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1928年這條鐵路線改名為平綏鐵路;到現在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歷史。說它是綏遠的動脈,絲毫不為過。 …… 歸綏,蒙古人管這裡叫呼和浩特,蒙語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市。漢人叫歸綏城,也叫歸化城。 這是一座完完整整的土城,有城牆門樓,民房建築,看著比包頭要規整,也要大氣。 按老孫的話說:“包頭是從一個做生意的邊陲小鎮慢慢發起來的,而呼和浩特的歷史就太悠久了,漢朝時,這就是王昭君出塞時的目的地。你說怎麼比!” 綏遠省主席兼35軍軍長傅作義的綏靖公署,總部會議室。 傅作義秘密召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猛禽後我啥都吃

塔黃花開

是貓逼我辭職的

花彩雀鶯

首長九代單傳,我一胎六寶打破了

最愛燒洋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