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王詔飛抵秦軍動,秦時頌喬松,毛豆佐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攻下督亢,奪取薊城便如探囊取物。”
最後,他強調道:“這場戰役的勝利關鍵在於速戰,猛戰!
一旦成功渡過易水,我軍必須迅速出擊,毫不猶豫地向前衝鋒,一路猛打猛衝,攻城拔寨,絕不停留!只有這樣,才能打亂敵人的部署,讓他們無從應對。
若是能在刺殺訊息傳開之前,兵臨薊城之下,那麼針對燕國的戰爭便可以結束了。”
說話間,韓信拿起了桌上的長劍,臉上的神情變得嚴肅而凝重。這一舉動表明,韓信已經進入了戰鬥狀態,他開始全神貫注地思考和準備接下來的戰鬥。
此次戰役,君上並未親臨現場,這意味著韓信成為了這場滅燕之戰的最高統帥。面對這樣的滅國大功,如果換成其他任何人,恐怕都會激動得難以自持。然而,韓信卻恰恰相反,越是面臨這般重大的局面,他反而越發冷靜沉著。
此刻,他的頭腦異常清晰,深邃的眼眸彷彿能夠洞悉整個戰場的每一絲變化。
李信凝視著輿圖許久,心中不禁感嘆,君上選擇韓信作為統帥確實有著深刻的道理。如果換作是自己,恐怕難以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準確地捕捉到討伐燕國之戰的關鍵要點,並迅速做出如此果敢決斷。
不服高人得死啊!
於是,李信開口說道:“渡河之事,就交由我來負責吧。”
“如此,那便有勞李將軍了。”
李信抱拳一禮,語氣鏗鏘的道:“事若不成, 末將願提頭來見!”
在韓信的命令下,秦軍很快便抽調了兩萬兵馬,向易水上游挺進。同時,為了防止對面的燕軍發現,韓信命人繼續保持整整十五萬精兵的旗幟和煙灶。
而駐紮在易水北岸的燕軍絲毫不知道,懸在頭頂上的刀已經悄然落下。
……
咸陽……
從章臺宮回來之後,喬松便再次投身於針對昌平君羋啟的計劃。羋顛被喬松劈頭蓋臉的訓斥了一頓,一張老臉可謂是丟盡了。回到家,他卻不敢有絲毫遲疑,搜空了腦袋將楚系中與羋啟走的比較近的人名單列了出來。
本打算儘快交給喬松,卻不料喬松因燕使一事前往了宮中,被秦王留了下來。
所以,得知喬松從宮中回來了,羋顛便火急火燎地朝著喬松府上狂奔而來。
他來的時候,喬松正在半夏與南星地侍奉下換下厚重的朝服。聽聞羋顛來訪,喬松只是順口吩咐了一句讓他稍等片刻。
於是,羋顛懷揣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焦急難耐地等待著喬松的到來。
終於等到喬松出現的那一刻,羋顛慌忙起身向其行禮。
“罷了,名單可曾帶來?”
“回稟君上,已在此處。”羋顛急忙從袖口中取出一份名單,恭敬地遞給喬松,並補充說道:“這其中有一部分人,臣尚不能完全確定,已經特意標註出來了。”
“無妨,正所謂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只要先將羋啟拿下,再處置幾個關鍵人物,其他人自然就會知道如何抉擇了。”
“君上英明。”
這時,喬松卻皺起了眉頭,這昌文君也未免有些太廢物了,他都把羋啟弄下去好幾年了,怎麼朝中的楚系竟然還有這麼多羋啟的朋黨?
“名單就留在本君這裡了。羋啟一事,你便不需多管了。”
羋顛動了動嘴唇:“既如此,臣告退。”
喬松嗯了一聲,沒有將他留下來的意思。
看來,這楚系新的首領不能再讓昌文君擔任了,此人才學不足,難以統領楚系,要重新選一個人了。
李斯出身楚地,年齡地位也可,倒是合適。只是,李斯乃是父王近臣,未必會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啊。
那麼蕭何?
想了想,喬松又否定了這個決定。蕭何太年輕了,而且是他的人,和楚系繫結太深也不是什麼好事。
喬松不由得苦惱萬分,這倒成了麻煩呀。
噔噔噔……
就在這時,一陣倉促的腳步聲傳入了喬松的耳中。
他皺著眉頭抬起了頭,還以為是羋顛又回來了,卻不料看到了臉色微白的半夏。
“何事如此慌張?”被打擾了思緒的喬松有些不悅的質問道。
“回君上,大事不好,蜀地來信,文信侯病重已有兩日,這一次怕是挺不過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