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客至農家神農堂,秦時頌喬松,毛豆佐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信侯的故去,的確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然而,生活仍需前行,活著的人們卻還要繼續走下去。
在妥善處理完文信侯的後事之後,喬松深知他不能在此久留,他必須立刻啟程前往郢地,去解決那個不安分的舅父帶來的麻煩。
站在這錦官城外,喬松凝視著眼前的阿言和巴清,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憂慮。
阿言決定為文信侯守孝,以寄託對文信侯的哀思。而巴清則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回到故鄉蜀地了,她渴望在這裡稍作停留,探望一下自己的父親,然後再返回咸陽,繼續堅守自己的責任。
“匆匆一見,又得離別。”喬松望著阿言,語氣中流露出一絲遺憾。
此時的阿言身穿一襲孝服,面容因連日來的勞累而略顯蒼白,站在那裡宛如風中一朵孤零零的花朵,讓人不禁想要呵護。
聽到喬松的話語,阿言一臉認真地勸解道:“好男兒當志在四方。阿兄肩負著國家的安危重任,怎能沉溺於兒女私情呢?而且,你我來日方長,不必執著於一時。”
喬松微微一愣,輕笑著答道:“未曾想,我倒是讓阿言你教訓了一番。”
阿言泯然微笑,並不做過多的辯解。
祖父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她,傾國傾城的容貌終究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老,曾經深厚的情感也會隨著時光的流轉而逐漸消逝,最初的那份新鮮感更是會被時間的洪流沖刷得黯淡無光。
若想緊緊地留住一個男子的心,絕不能只是一味地順從遷就,而是要成為他不可或缺的得力臂助,讓他對你產生深深的依賴感。
喬松自然不曉得阿言此刻內心的想法,一臉嚴肅地說道:“你為文信侯守孝,這是盡孝道,我原本不應多嘴。然而,前些日子你提及的虞淵一族的事情,我實在有些擔憂。
往昔有文信侯親自坐鎮,他們尚且不敢輕舉妄動。但如今文信侯已然離世,這些人恐怕不會像以往那樣安分守己。他們在當地百姓心中頗具威望,倘若煽動民心,極有可能引發蜀中的動亂。”
虞淵一族的存在註定了與大秦之間難以和諧共處。
作為守護了蜀中上千年的古老存在,虞淵一族在蜀中的地位堪稱神明,幾乎受到了整個蜀中的供奉。他們神秘莫測、實力強大,被視為蜀中大地的守護者。在巴蜀兩國還存在的時候,虞淵一族甚至可以說等同於國教,凌駕於世俗王權之上。
然而,隨著大秦的入蜀,這種情況就變得不同了。
大秦入蜀之後,面臨著一個重要的任務——將蜀中變成關中的糧倉,以支援大秦的對外戰爭。這就意味著要改變蜀中原本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結構,必然要與虞淵一族的傳統產生衝突。
這便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而當大秦未來統一天下後,則需要讓民眾從內心深處認同大秦,形成一種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如果人們繼續信仰各自地方的神靈,那麼國家的凝聚力將會大打折扣。
正如《禮記·曲禮》所說:“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
因此,大秦可沒少摧毀原屬於列國各地的野神淫祀。
文信侯入蜀後,也意識到了虞淵一族的存在對於大秦的問題。一方面,他盡力的穩定川蜀之地,確保這裡能夠源源不斷地為大秦的征戰提供充足的糧食供應;另一方面,他也在想方設法削弱虞淵一族在蜀中百姓心中的威信。
這些年來,儘管蜀中表面上依舊保持著平靜,但暗地裡卻是暗流湧動,文信侯的下屬與虞淵一族沒少交手。
喬松也是來到蜀中之後,才知曉這件事。
而對於虞淵一族的印象,喬松記得按照秦時明月本來的發展軌跡,應當是日後蒙恬率領黃金火騎兵與陰陽家的高手一起入蜀,以大軍攻伐,以高手鎮壓方才將其摧毀。
那位叫做小虞的虞淵護衛暫且不論,單說這虞淵一族,能讓蒙恬親自調動帝國精銳入蜀,便足以見這虞淵一族的難纏之處。
作為一個屹立在蜀中千年的古老勢力,誰也不知道他們還有什麼樣的底牌。而且,能夠吸引陰陽家的目光,想必來歷也不簡單。
提起這件事,阿言臉上的表情也嚴肅了起來:“阿兄放心便是,虞淵一族雖然棘手,但祖父留下來的力量也不是吃素的。”
見阿言如此堅定,喬松只好叮囑道:“我已經給川蜀二郡的郡守下達了命令打了招呼,若事有反常,他們會配合文信侯府的行動。但是,你要記住,倘若真察覺到了危險,務必先撤出蜀中。到時,我大秦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