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章 轉眼又是一年春,秦時頌喬松,毛豆佐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燕丹的死,對於喬松而言,不僅僅是出了一口惡氣那麼簡單,更像是終於擺脫了一個令人厭惡至極的噁心玩意兒。然而,從整個天下大局來看,燕丹之死不過是滄海一粟,甚至連燕國的局勢都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值此寒冬臘月,大雪紛飛之際,道路封閉,交通受阻,大軍難以調動,整個天下都安靜了不少。喬松謹遵父王旨意,投身於官吏調動的工作當中,全力加速燕趙兩地的鞏固程序。
他與王綰、馮去劫二相及朝廷九卿齊心協力,將大批來自關中地區的中低階官吏調任至燕趙之地。這些官吏每人赴任時,還會攜帶四五名太學學子一同前往,旨在迅速在當地建立全新的行政架構,確保地方安穩。
新調任的官吏肩負著三項重要任務:其一,需迅速組織起各級行政結構,深入瞭解並接手各國原先掌管的地方事務,涵蓋戶口統計、田地丈量、賦稅徵收、徭役派遣、民生福祉、商業發展等方方面面;
其二,需要將當地德高望重之人、經驗豐富的老人以及各個家族的族長們組織起來,並向他們詳細地講解大秦的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以此來撫慰那些因六國覆滅而惶恐不安的人們。
其三,對於那些違反大秦律法的典型罪犯,必須依法嚴懲,從而樹立起大秦國法的權威性。畢竟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各有差異,想要徹底改變絕非易事,這肯定需要一定的時間。
比如說,燕趙地區的百姓向來民風剽悍,所以私鬥之風盛行,但這種行為在大秦帝國是明令禁止的。那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目前似乎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只能透過嚴格執行律法來懲處相關人員。
然而,這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衙役,也就是緝盜去處理此類事件。
試想一下,燕趙之民以前在各國的管轄之下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如今突然要受到秦國的嚴密管制,心中自然會產生牴觸情緒。如此一來,秦法嚴酷的惡名便漸漸傳播開來。
不過好在,由於忌憚大秦吞併六國的強大威勢,這些剛被征服的地區暫時還不敢輕舉妄動,局勢得以初步穩定下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秦律法與這些新佔領土地之間的關係,勢必需要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
寒冷的冬季悄然離去,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那覆蓋大地的皚皚白雪也漸漸融化,貓了一整個冬天的秦軍伸展著手腳,準備開啟新一輪的征伐。
……
二月的咸陽城,空氣中仍瀰漫著絲絲寒意。章臺宮內,熊熊燃燒的火牆源源不斷地散發出熾熱的氣息,努力抵禦著殿內的清冷,讓這座寬敞而莊嚴的宮殿保持著宜人的溫度。
過完年關,歲月又添了一道年輪,喬松也年長了一歲。此刻,他端坐在父王身邊,與滿朝文武一同商討著秦軍未來的戰略目標。
喬松已年滿十七,尚未舉行成年加冠之禮。因此,在朝堂之上,他多數時候只是默默聆聽,然後再與父王私下商議。除非遇到必須親自回應的問題,否則他甚少發言。
與他坐在一起的,還有其兄長扶蘇。除了他們二人之外,殿內再無其他公子身影。公子高等人仍然未能獲得參與議政的資格,只能繼續留在廷尉府鑽研律法。
朝堂之上,群臣圍聚在那幅碩大無比的輿圖前,嘈雜之聲不絕於耳。眾人議論紛紛,焦點集中於今年大秦的戰略目標:攻伐燕國殘部與魏國。
此時此刻,燕國之戰已近尾聲,無需贅言。韓信所率大軍勢如破竹,長驅直入,燕地指日可下。這位出自上將軍門下,卻年輕的有些過分的將領軍事才能早已獲得大秦上下的認可,無人質疑他終將擊潰燕國,無非是時間早晚問題而已。
如此一來,朝臣們當下熱議的核心議題便自然而然地轉向了魏國。
魏國地處中原要衝,而今魏國雖僅剩彈丸之地,但其實力仍不容小覷。究其原因,乃在於魏國擁有一項列國皆無的獨特優勢——人口。
時間往前推一些,秦王政十六年,秦滅六國之前。根據這些年星宿閣在各地調查的資料,喬松用後世的一些統計模型推算出來的各國人口資料,秦國人口約莫在八百萬上下,韓國在百萬上下,趙國在三百五十萬,魏國四百萬,楚國五百五十萬,燕國一百五十萬,齊國二百七十萬。
僅從人口數量方面來看,魏國位於山東六國之中排名第二位,略微遜色於楚國。然而,如果我們將國土面積這一因素納入考量範圍內,情況就會有所不同。
楚國地域遼闊,五百萬的龐大人口分佈在廣闊無垠的土地之上,這樣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