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8章 一日,神都錦繡,鐘山布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叛軍需要點時間聚集隊伍和製作“雲梯”,崔義玄同樣需要時間來發動百姓上城。 叛軍在城外的所作所為,城裡百姓那是早有耳聞,加之南門、北門外的逃難百姓慘況,更加的讓城裡百姓意識到,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叛軍再進城了。 原先“睦州”官員固然可惡,但是朝廷派來的“明威將軍”已經再三表示,那些官員,掘地三尺也要把他們找出來以明正典刑,尤為重要地是,新來的朝廷軍隊,軍紀嚴明,善待每個百姓,且打起仗來以一當十,戰無不勝,令百姓們信心倍增,這才有了上城的勇氣。 大唐“永徽五年”二月十七日,自太陽昇起的那一刻起,“睦州”城頭即燃起烽煙。 謝巖選擇出城後落腳“安溪村”,原因有兩個,其一,叛軍攻城主力必定在城西,自“安溪村”去城西全程近百里,一天時間根本不可能到達;其二,“安溪村”與城東門之間有一條河,那裡設定軍隊攔截的話,渡河極為困難,且騎兵發揮不了作用。 謝巖就是要給章叔胤一個錯覺,讓他覺得,能夠有兩三天的時間攻城,只有叛軍選擇攻城,才能夠將他們聚到一起,且離開營地,唯有如此,才能夠發揮騎兵野戰優勢,避免艱苦的、傷亡巨大的陣地攻堅戰。 一百里,對“婺州”軍而言,要求的確是高了,但是對“羽林左衛”和“衛崗鄉巡邏隊”來說,卻是不高。 謝巖親自帶領一千八百名部下,棄馬,以徒步急行軍的方式,自“安溪村”西北方向,穿越山丘和密林,趕往叛軍軍營地後方五里處;馮寶則帶著兩千“婺州”軍,騎上謝巖他們留下的馬匹,向西繞行,去跟謝巖匯合。 許恢明白將軍的意思,那就是讓“婺州”軍充當送馬的角色,真正作戰的主力,還是那“武平特混營”,只是他非常不理解,那一千多人,可都是披甲的軍卒,他們怎麼能夠有如此自信,以一天時間走完那近百里的山地呢? 不懂就問,馮寶告訴許恢:“嚴格的選拔標準,嚴格的日常操練,加上最精良的裝備,這是謝校尉當初給陛下的建言,以精兵來減少國家軍隊數量,於國於民都有莫大好處,此次平叛,是謝校尉以實際戰果來告訴陛下,一千精兵,抵得上一萬無用軍卒。” 許恢除了軍事上有些見地外,其他懂得都不是太多,可單從軍事上而言,他也明白,一支大軍裡,真正堪稱精銳悍卒的,大約也就那幾千人,多數士兵不過是拿著刀的農民而已,戰鬥力很有限。 許恢不能理解謝巖對於軍事的設想以及其對政治的影響,但是大唐朝廷裡,那可是知者甚眾。 透過“羽林左衛”設立,大唐軍方對於軍隊精銳化的構想那是態度曖昧,一方面,軍隊精銳化需要裁撤許多軍隊,必定影響到許多軍官,而他們大多是功勳子弟,安置就成了大問題;另一方面,軍隊精銳化,朝廷必須要增加大量撥款,錢多了、人少了,那當然是好事!也正因為利弊各半,軍方從來一語不發,靜觀其變。 可朝中文官可就不那麼想了,要是真正精銳化後,撥付軍中的錢財成倍不止,且尤為重要的是,淘汰下來的軍官,必定需要佔據大量官位,在眼下官多職位少的情況下,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嘛,所以他們是極力反對。指派謝巖出征,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的結果。 皇帝李治需要謝巖以一場大勝來為自己接下來在軍事方面的改動提供藉口,文臣們需要謝巖以失敗來驗證自己的正確,至於大唐軍方,依然如過去一般曖昧。 “兩儀殿”,李治單獨召見了“英國公”李績,直接道:“朕接到‘歙州’八百里加急,稱叛軍有退兵動向,向朕討賞來了。” “‘歙州’被困數十日,未失一寸,其功不小。”李績回道。 李治又問:“英公以為,叛軍為何撤兵?” “不外‘睦州’有變。”李績淡淡地回道。 “日前,‘杭州’傳來訊息,不是說謝愛卿已經收復‘睦州’了嗎?”李治再問。 “叛軍主力仍在,拿下‘睦州’不等於戰事結束,相反,在老臣看來,應該是剛剛開始。”李績依然是中規中矩地回答道。 “英公如何看待此戰?”李治問了一個最主要的問題。 李績考慮一下後,道:“謝縣男用兵與眾不同,老臣很難猜測,從兵力上來說,謝縣男率軍取‘睦州’,滅童文寶部,已經很不容易,戰損幾何也未可知,接下來面對叛軍主力近六萬大軍,結果難料。” “以數千人面對近十萬叛軍,朕是不是過於難為謝愛卿了?”李治似乎有些自責。 李績卻道:“陛下,謝縣男若是應付不了,理當上書求援,可如今,兵部並未接到任何文書,老臣以為,局面應當不至太壞。” 李治點了點頭,道:“朕也希望如此啊——” 千里之外的“睦州”,此時正經歷著最痛苦、最漫長的一天!從天亮開始,叛軍架著雲梯從西、北兩個門開始進攻,因為事關自身生死,叛軍顧不上傷亡,在章叔胤親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只想做個御靈師

叫聲六哥不吃虧

大秦之開局搶了嬴陰嫚

拔劍四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