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九族消消樂
寒霜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九族消消樂,父皇開門,我帶著闖的禍回家了,寒霜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景元帝的心裡不氣寧元了,自然就得查明白是誰讓寧元生氣,逼得她非得自盡不可,畢竟這麼大的事,這份愧疚,這個鍋,總不能全賴到景元帝自己一個人的頭上吧。 寧元就只管裝病在家躺著,但景元帝在外面卻已經快要殺瘋了。 景元帝想查一件事,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了,當日張遼和另一家的兒子出現在公主府門口的事肯定不可能瞞的住,只要一問,光是憑著隻言片語都能猜出來到底發生了什麼。 國公府,幾朝屹立不倒的世家大族,為著自己兒子的混賬事,張國公親自進宮替自己的兒子請罪,聲淚俱下的和景元帝求情哭訴,就是這樣都沒能熄滅景元帝的怒火。 不管寧元是真的急火攻心還是假的急火攻心,自刎的事是真的,現在不肯見景元帝也是真的,景元帝滿肚子的怨氣和怒火沒地方撒,國公府正正好撞上來,就只能算他們倒黴了。 只是因為得罪了一句弱勢時的公主,景元帝只隨便找了個罪名,將整個國公府全抄了。 他被抄的也不無辜,百年世家,哪個芯子不是黑的,水至清則無魚,景元帝從前也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但是若真想找出個罪名來,條條例例,隨便安個幾件都夠誅九族的了。 他的哭訴也並非一點用都沒有,景元帝念其家族曾為朝廷的貢獻,特開釋株連之罪,判其子斬首,直系流放以南三千里。 而至於另外一家那名不見經傳,家裡又無權勢功勳的,景元帝直接誅了九族。 準確來說,是一族處死,八族流放,一人出事,全家倒黴。 此事一出,全京城都慌了,百年豪門的國公府,幾朝元老,就因為自己那沒出息的兒子得罪了寧元一句,就落得如此下場。 當時的寧元,尚且還是被景元帝貶斥,禁足在府的庶人,更不要說是現在明顯更得盛寵,被景元帝破例敕封的攝政長公主了。 一夕之間,幾乎全京城能排的上一點頭臉的人家都把自己在外面廝混的小崽子給抓了回來,再三警告平時被寵的無法無天的大混賬小混賬們,以後看見了長公主都離得遠一點,能磕頭就別說話,能避開就別碰上。 不止是長公主,還有什麼寧公子寧小姐,元公子元小姐的,全都離得遠遠的,看見了恭敬一點,別不信邪,否則不一定哪天九族俱滅的驚雷就劈在自己家頭上了。 京城內人心惶惶,但寧元在自己的公主府裡卻呆的愜意,外面的信她全都能聽到,可不知緣何,如今她的心中卻一點感覺都沒有了,若是從前,寧元或許還會感慨一下這種一人犯錯,全家遭殃的行為。 國公府這個大染缸,寧元卻不覺得有一個人是無辜的,在這個封建的王朝中,株連之罪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 那張遼依仗的是誰的勢,是他自己嗎?是太子嗎?還是任何一個人?全都不是,他依仗的是他強盛的家族。 一個家族繁榮的時候,所有的族人都一起享了福,得了勢,一個人闖禍的時候,整個家族都在想辦壓著瞞著,那倒了黴的時候,憑什麼一句受連累就能扯掉了。 既然魚肉百姓你不曾發聲,享受富貴也心安理得,那家族的孽就得也一起承受。 時至今日,寧元終於懂了景元帝說的那句話,世上的事本就不能全以對錯去論理,偌大的國公府裡難道就沒有無辜的人嗎?有,不株連行不行,當然行。 但是誰又能保證,那些現在無辜的人以後一定無辜,只要國公府的權勢還在,那就一定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根源本就不在於權勢,是在於階級之間的冷漠,有權有勢者將人命視若草芥,無權勢者任人宰割,這是從根裡面就爛掉的,已經不是一句對錯就能解決的了。 但是懂並不代表認同,並不代表要融入他們,知世事而不入世,其實也未嘗不是一種活法。 出了這些事,寧元的氣自然得下去一點了,這“病”當然也要跟著好一點。 這幾日,景元帝的賞賜流水般的進了公主府,裡面不乏有許多寧元從前惦記但是沒要走的,但是寧元一樣都沒收,全都原封不動的叫人退了回去。 景元帝連賞賜都是不容拒絕的,不管喜不喜歡,只要他賞了,人都得笑著謝恩,因為這是恩典。但寧元現在不願意了,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就夠了嗎?天底下哪有那麼好的事情。 父女兩較量,奴才們跑斷腿,景元帝送一次,寧元退一次,太和殿裡的罵聲不斷,卻又一句重話都沒有,罵完了還是接著送,甚至一次比一次厚重。 “大病一場”,寧元在自己的公主府裡泡了許多天,甚至連食慾都減退了,少說瘦了一圈,從前她有些穿不下的衣裳,現在又能穿進去了,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可顧朝還時隔多日再見到寧元的時候,卻連眼睛都瞪大了,脫口而出第一句,就是如意做飯太難吃,才把寧元給餓瘦成這個樣子。 公主府解了禁,顧朝還也被家裡放出來任職,終於又能光明正大的進出公主府,而不是偷偷摸摸的來送東西了。 其實顧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