叼著貓的老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3章 消失的“陶部落”7 (紅薯),鹿部落崛起,叼著貓的老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子龍拿起一塊掰開之後,立刻就看見裡面粉紅的軟糯的顏色,那粉紅的色澤讓他感覺特別親近,嗅了嗅曾經熟悉的味道,輕輕地咬上一口,那種糯甜的感覺讓他瞬間找回了兒時的記憶。
陸子龍小時候是跟著爺爺奶奶在農村長大的,農村裡種植的東西他都知道,這拿在手中的東西分明就是紅薯啊,紅薯產量很大,是極為不錯的食物。
他完全沒有料到“陶部落”居然也會有這樣的食物,在他的記憶中,紅薯應當是在
16
世紀末從南洋被引進到中國的。
紅薯適應性很強,產量比較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糧食壓力,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紅薯的引進對中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也是中國在清朝能夠人口爆發的原因之一。
不知這個時空是怎麼回事,或許是時空錯亂吧,他此刻竟然就發現了紅薯,有了紅薯,“大華部落”的發展便有了更大的空間。
陸子龍畢竟不是這些土著人,他可是深知紅薯的諸多做法,紅薯那可是渾身都是寶啊。
它的葉子可以食用,它的根莖更是食物,可以生吃、煮著吃、烤著吃,而且如果把紅薯打碎還能提煉出紅薯澱粉。
紅薯澱粉既能用來做菜做湯,更為重要的是還能夠製成紅薯粉條,粉條的口感可比紅薯要美味多了。
莫名的他想起了豬肉燉粉條,嘴中禁不住大大地吞了一口口水。
透過敞開的大門,看著“陶部落”那漫山遍野的紅薯,再瞧瞧“陶部落”那得天獨厚的條件,陸子龍心中萌生出了一個計劃。
原本他只是想著路過此地隨意瞭解一下這裡的風土人情,以及周邊部落的分佈情況。
但此刻,他毅然決然地改變了主意,這個“陶部落”他是勢在必得,必須要將其收入囊中。
這個地方蘊含著豐富的天然煤炭資源,那終年不熄的火焰甚至改變了這一區域的小氣候。
與其讓這寶貴的熱能白白浪費掉,還不如直接將其變廢為寶,在此處建造石灰窯、磚窯、陶窯、瓷窯、鋼鐵高爐等等各類窯爐。
在此地進行建造,不但能夠節省下大量的燃料,而且這裡氣候宜人,簡直就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後勤基地。
老天既然讓他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如果不將其拿下的話,那可真是造孽啊。
在這個弱肉強食、盛行叢林法則的時代,有便宜不佔那簡直就是愚不可及呀。
只是要想拿下“陶部落”,僅有兩個途徑。
其一便是武力征服。然而這個辦法會導致不少人喪命,在這原始蠻荒的時代,人口本就稀少,陸子龍實在不願意透過這種方式去征服對方,至少在還有其他辦法可選的情況下,他必須要嘗試一下非武力的途徑。
第二個辦法,也就是非武力的方式,那麼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便是藉助宗教的力量,也就是神的力量。
唯有讓對方確切地知曉自己乃是真正的神明,是比他們的“部落神”還要強大的神明,那一切才會順理成章地水到渠成。
這可比單純依靠炫耀武力要高效得多、有利得多、順暢得多。想到此處,陸子龍心中已然初步形成了一個收服“陶部落”的計劃。
於是,在接下來的會談中,陸子龍藉助陶天開始極為詳細地瞭解“陶部落”近期的狀況以及“陶部落”周邊其他部落的情況。而此時,陶土已然化身為一個專職翻譯。
透過極為巧妙且迂迴地旁敲側擊,陸子龍很快便清晰明瞭地知曉了“陶部落”所面臨的困境。
實際上歸結起來無非就是那麼一點,那便是外面的錦鱗蚺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他們族群的安全。
在這個洪荒時代,人類著實還非常弱小,倘若沒有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在那些洪荒巨獸面前,人類簡直就如同擺在案板上待宰的魚肉一般毫無反抗之力。
在瞭解完“陶部落”的相關事情後,陸子龍開始向陶天大族長展示自己部落的強大實力。
當陶天大族長聽聞原來的“大江部落”、“蒼狼部落”、“飛鷹部落”都已被面前的這個人徹底收服,並且統一成為了“大華部落”時,震驚得險些把下巴都驚得掉落下來。
接著,陸子龍開始進一步展現自己的實力,他先是讓部落戰士拿出精美的瓷器,又取出新鮮的魚、和一路上狩獵到的一些野雞、野兔請陶天大族長品嚐,隨後宣稱再送給“陶部落”五隻馴鹿用來燻烤。
聽到這個令人欣喜若狂的好訊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